几周前,部门的小K告诉我,他想辞职。
我很吃惊,问他,为什么?
小K说,最近感觉自己越来越累,身体状况不太好,工作节奏错乱,最关键的是,家距离公司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将近需要3小时,时间成本太高,所以,他想换一个新的行业重新开始。
我问,你想重新开始的新行业,是什么?
他沉思一会儿说,没有完全想好。
我又问他,除了工作节奏不对,离家较远以外,你对公司有其他的不满吗?例如对领导,对部门,对所从事的工作。
小K仔细想了想,并没有。
我跟他说,你想清楚了你离开这里之后,想去干什么,再来找我吧。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好的方向,我建议你可以再看看。我不强求你一定要留在这里,但是希望你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
他听了我的话,点点头,离开了。
两周之后,他再次找到我,对我说,他还是决定离开,后面的职业规划已经做好了,准备跟同学一起创业,做智能家居,现在在做市场调研了,感觉前景不错。
小K说,其实,他上次来找我提离职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方面的意向了,只是一直还没有考虑成熟,两周时间,他重新思考了生活与工作,事业与人生,加上市场调研结果理想,所以,他坚定地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方向去做。
我暗叹一声,虽然舍不得,但是我决定不再劝他留下了,因为……也留不下。
大学毕业至今,小K在公司已经工作一年多了。
大学毕业时,他原本想在视频制作和摄像上下一些功夫,去一家类似的影视制作工作室磨炼一番,再去从事类似的工作,没想到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这里。 公司虽然与他原先设想的行业有一些差距,但也是他喜欢的工作。
小K来的时候,满怀信心和期待,他希望在这里迈出自己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并为今后的人生规划出理想的蓝图。
一年多的时间,小K逐渐从实习生成长为部门里的核心员工,他工作认真,态度端正,任劳任怨,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同部门的很多同事,只要一遇到困难,总是第一个想到向他求助。
小K选择的方向,虽然我无法预言未来的发展,至少是他很感兴趣的,而且他也为这个方向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小K大学学的是信息工程,平时也特别喜欢琢磨相关的内容,例如,他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将手机变成一个万能遥控器,这一点,我一直觉得很神奇。 有一次,我们去酒店吃饭,包厢里的空调遥控器不知道被老板放到哪里去了。正当老板满头大汗地找遥控器时,小K快速用自己的手机打开了空调,并调好了温度。吹上凉风的同事们纷纷闪着“你真牛逼”的眼神,朝他抛过来。
同样,公司的投影仪遥控器失灵,也是小K用手机搞定的。想到他要走了,我忽然有点恐慌,以后要是遥控器坏了,该找谁呢?
小K的离开时间设定为两周后。确定离职之后,我跟他愉快而友好地聊了一次天。小K详细谈了后期他的职业规划,说到激动处,雀跃之情,溢于言表。看着小K即将投入新事业的那份兴奋,撇去他要离开的失落,我不禁也为他高兴。
小K用一周的时间,将手头上的工作交接给了其他同事,然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安排了两次培训课,给部门的同事专门讲解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后台操作技能。
培训结束后,他又将这些内容做成了课件,传给了部门的每一个同事。 上周五,小K办理完离职手续后,将所有他经手的资料整理后,留在办公电脑里,然后把他使用的所有后台密码全部写下来,特别又跟我说了一遍,才放心离开。
晚上,他在退出工作群之前,又再一次将课件共享在群里。群里的同事,纷纷送上玫瑰花感谢他,一一与他告别。
这是我见过最温情的离职方式,没有敌意的仇恨,没有翻脸的尴尬,也没有再也不见的决绝。
是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和小K,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再在一起工作,也未可知。 人生,终究充满了无数可能。
说到人生的抉择问题,这些年,我自己做过好几次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满怀理想,义无反顾,但未必都是做好了准备就前行的。
所以,弯路,必然是要走上一些的。 期间,有无数人问我,你有没有后悔?说实话,放弃了舒适稳定,选择未知,总有懊悔焦灼的时刻,不过过去之后,再去想想,我懊悔的不过是失去那些舒适与稳定罢了,获得的成长与历练,是未知给我的嘉奖啊。
就像我在《被逼的强大也是强大》中所说,某一些强大是被逼出来的,但终究也是强大了。
从过来人的角度,给予那些厌弃现状,想做出改变的朋友们一些些小小的建议:决定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对你的下一站深入摸底,并做好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
我在工作中认识的女朋友小H,年龄不大,90后的姑娘,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做的是销售工作。 前不久,因为种种原因她想离职,跟领导谈过之后,领导给她的建议跟我跟小K的一样:决定离开,你有没有做好重新开始的准备?
我也问她,你为什么突然想离职?
她给我的答复是:第一现在单位赚钱太慢,第二,正好有个公司想找她去。
销售工作看的是业绩,对小H来说,这个业绩直接决定了她的收入如何。
小H说,她在现在这个领域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了,相关部门的人也比较熟络了,其实平时相处得都挺愉快的,就是每次回款太慢,去年的合同到今年都还没拿到销售提成。
另外找她去的那家公司,跟现在的单位性质差不多,涉及的领域不太一样,也是做销售,所以,除了换一个平台之外,底薪会多一点,其他倒没什么变化。 为了比现在高一点的底薪,她很犹豫,到底该不该离开?
我给她的建议:不离开!
理由是,小H已经在这个领域做销售好几年了,她花了几年时间才建立的关系网,如果贸然离开,就意味着她过往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被清零。
挖人的这家公司,平台跟现在的单位差不多,小H去了之后,可能短期内某些待遇上看起来有一些提升,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划算。
用精耕细作了几年的人脉和经验去换取每月多几百元的薪资,这笔账,谁都能算明白。
套用TVB里面经常会用到的那句台词:做生不如做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既然已经耕耘了那么久了,再多一些耐心,说不定很快就到收获的时候了。
小H决定留下来了,她把犹豫徘徊期丢下的工作重新拾起,精神百倍地恢复了斗志。
职场如人生,每个岔路口都会有各种机会诱惑着你,然而,不是每一个机会都是机会。
在公司里,有不少位已经工作了好多年的员工,他们工作认真踏实,做事条理清晰,因为扎根在这个领域里时间较长,积累的人脉资源和经验让他们即使遇到再多的问题,也毫不慌张。如今,好几个人已经升至管理层,且备受领导信赖。他们其实也在选择——通过日积月累,然后厚积薄发,向着人生的高点不断进取。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里说过,你现在的选择,是为了今后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你的选择,不能为你本身增值,不能让你在职场上有更多的选择,不能让你的人生跃上一个更好的层级,那么宁愿不选择。
要记得,有的时候,不做选择,也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啊。
小雅说前几天,遇到了原来的老同事李老师,在谈到人生选择的时候,彼此感触良久。
他是本土知名的民俗类作家、民俗专家,已经出版过多本著作的李老师也是一个为了兴趣去努力改变人生的人,他曾经就职于政府单位,后来才来到了报社。
在他转变自己人生前,就已经做了足够的积累和准备,那时他在宣口工作,熟悉整个媒体的情况,同时,他热爱写作,一直笔耕不辍。
来到报社后,由于有深厚的学识和写作功底,很快就被领导重用,安排到合适他施展才能的岗位上,一直干到现在。
所以,你可以为了理想去转变人生,只是你要问自己一句:我已经准备好了吗?
▣文 /王成丽
大俗小雅——想和喜欢文字的你成为朋友本号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号:dasuxiao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