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许多学生对学习大有“死不回头”之恨。敏感的青春期撞上了分裂的毕业季,心灵的震撼不言而喻,尤其是对考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希望的、失望的、绝望的……插秧似的坐在一个教室里。
每节课上,总会遇见几个踏着铃声,或者更姗姗而来的学生。以前的“伏案苦读”现在成了课堂上的偶遇。当考试成绩出来时,学生、家长都急切的关心着。但又有几个学生真正关心过:面对中考的角逐,以你的成绩为前提,要杀入或稳坐重点高中的重围,你需要战胜多少对手?你需要早上几点起床?你需要超额完成多少作业?你需要比多少对手提前进教室学习?你需要在大课间如何珍惜时间……但能有如此劲头和计划的学生不足20%,而迟到的多是男生,这些学生九成以上是躲在厕所吸烟……有时教室里都是烟味。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被老师查到在厕所“聚众”吸烟。当着老师的面承认的很好,因为有其他学生的“证词”。但当他的家长一来学校,马上变脸,对老师怒吼:“我什么时候吸烟了?”眼睛里溢满对老师的怨恨:如果不是你,我的家长也不会来学校。他何曾想过:如果不是他吸烟,老师也不会请家长。经调查,许多学生吸烟源于好奇,而更多的也源于“好友”的“推荐”。在校男生,50%的有吸烟史,10%左右的有烟瘾。
临近毕业,青春会以各种姿态留下痕迹。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或是故意“挑逗”一下校规,比如夜里上网,不乏其人。在某教室还出现这样一幕:晚自习全班同学正在放电影,一个男生搂着一女生亲吻,恰巧被站在窗外的班主任看见。这应该是情不自禁吧。对处于青春期的同龄人来说,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但在学校这事又是极其常见的。而有的同学是白天睡觉,夜里从学校翻墙外出上网。值班老师一直巡查到夜里十一二点。他们耐心的等待到值班老师休息了之后再行动。然后在天亮之前再回来。如果用这种心劲学习,何愁不考个清华、北大?
临近毕业,越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越想装一把,在学弟学妹目前炫一番。餐厅是展示的大舞台。结束就餐的餐厅一片狼藉:餐桌上,地面上到处是饭,有的是满满的一碗,看着简直就不是学生吃过饭的餐厅,而像是被日本鬼子扫荡过。说到这,我想到日本的球场,万人球迷看完球赛竟不留一片垃圾。有媒体评论:可敬的民族,可怕的民族!而我们的学校,每个学生一片天地:座位和书桌。我们不妨看看,有多少学生能做到脚下干净?又有多少学生能保持书桌整洁?尤其是书斗里没有零食,没有垃圾,没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当我们无条件的蔑视日本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我们怎可以让我们的习惯输给我们看不起的日本人?
教师一直致力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但实际的学习效率又是多少呢?据不完全统计,春季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几乎达50%,而老师叫的时候对老师怒吼的大有人在,于是课堂已有一套潜规则:你梦着你的梦,我讲着我的课。相安无事成了课堂上的一种境界。临近毕业,失望开始在教室里弥漫:课桌上没有课本的,睡觉的,说话的,看小说的……真正能静下心学习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尤其男生更少。高中虽有淘汰,但很多学生实际上是在自我淘汰。看着每天被睡觉喂饱的一个个灵魂,难道就这样等着生命的枯萎凋零吗?
当我和有的学生谈未来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没有未来。每每这时我总会心痛。毕 淑敏说:每一个人降生都是天使。才十几岁的鲜活生命,精神就已经枯竭。
当我问一个男生:假如二十年后你儿子也像你这样整天在课堂上睡觉你能接受吗?他笑嘻嘻的回答:能。但我儿子将来一定比我强,因为我都比我爸爸强,我爸爸上了五个一年级就毕业了,而我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我儿子比我强,将来一定能上高中;我孙子一定比我儿子强,将来一定能上大学。说的也是,高中普及近在眼前,大学普及也指日可待。
初三的学生深谙学校的制度不能强制,还知道九年义务教育不能开除学生,拿出“我不服从看你怎么样”的阵势。即使家长到校也是一脸无奈。所有的谆谆教诲都无济于事,所谓的师道尊严也荡然无存。高唱“不能开除学生”的凯歌,摆出“反正我就这样”的态度成了一切学校规章制度的通行证。经常有这样的学生,无论生活老师早上怎么叫就不起床,无论怎么提醒就不打扫卫生,直到锁了寝室门……
我亲爱的学子们,我们可以不考学,可以不去选择高中激烈的竞争生活,我们也可以守候我们的平凡,但我们不能丢弃了做人的高贵。当我们不奢求学业有成时,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修养的完备,道德的高尚,灵魂的高贵……至少“不给别人添麻烦”……
学业虽然就要结束了,但生活还要继续,未来还在远方,难道我们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吗?有人说:每一个生命都是花朵,但花期不同。我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花期又在何时呢?何时才有开花的迹象呢?有人还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又有几条命?
临近毕业,我们可以安守平凡,但我们不能丢弃高贵。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书桌、书本整理干净,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制度,不迟到,按时交作业,养成自律的品质;我们应该能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友好的人际关系中快乐成长;我们还可以用心读书,读自己喜欢的有品位的书,让自己的心灵在知识的温润中饱满、蓬勃;你还可以练字,修身养性……
巴菲特说:“评价一个人时,应重点考察四项特征: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如果不具备前两项,后两项会害了你。”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到底什么是“文化”?——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答案是:都不是。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解释: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力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你可以守候平凡,但绝不能丢弃高贵,否则,我们的灵魂会惨败的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