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现在的朋友圈陈词滥调、过于功利或空乏的心灵鸡汤明显少了,一是读者鉴别水平提高了,带动鸡汤文的减产和质量的提升;二是发现读了这么多年的心灵鸡汤,除了起到安慰、打鸡血的作用,对改变我们的实际生活和行为习惯作用不大。
虽说作用不大,但我们仍然还是会去读它。它就像一盘菜,偶尔可以喂养一下我们的心灵,有时“吃”多了,会觉得腻歪;不吃还想的慌,说到底对于这盘菜其实不必太放在心上,怡情就好。至于那些对“心灵鸡汤”痴迷的朋友,甚至至死不渝的隔三差五在朋友圈转发上三五篇给自己鼓励打气的,我只想说,理智点吧,鸡汤喝再多也只是一味安慰剂,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毕竟鸡汤好喝,事难为啊。
说起“心灵鸡汤”还是要从一个叫杰克.坎菲尔德的美国人说起。杰克.坎菲尔德先生,60年代在哈佛上大学,学的是当时嬉皮士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中国历史。后来发现这个学士学位确实没有用处。就在加州当中学老师,马马虎虎地过去了大半辈子。到八十年代后期,他欠债十四万美元。45岁生日时,他用一张大纸。画了张一万美元大钞票,挂在墙上,盯着看。紧盯目标,果然有用:他后来每次演说,说到这里,感动万分。“上帝伸出手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这种事,西方人叫做“灵感”,中国人叫做“福至心灵”。总之,从那天开始,他决定开始做个励志书作家。书写好了,大约100个小故事,都是让人激发志气,有所作为,天天向上的。想到奶奶熬鸡汤给他治百病,于是书名取为《心灵鸡汤》。后来在他的坚持下,共写了80本《心灵鸡汤》,至今卖出8千5百万册,平均每本一百多万册。并且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曾经有七本《鸡汤》并列,由此坎菲尔德上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看完坎菲尔德的故事是不是觉得特别励志?恭喜你又在我的指引下看了一篇“心灵鸡汤”,但我想说的是,他的成功你能复制吗?当然,不能。我相信坎菲尔德写书的初衷一定不是想谁来复制他,而是希望给你以启示。当上帝伸出手来拍了一下我们的肩膀时,我们该如何去做?就像当年坎菲尔德写完第一本“心灵鸡汤”时,投搞处处碰壁,投到第143家时心都凉了,但是他仍然坚持着,直到投给第144家,人家才接受了他的作品,这种虐心的过程按坎菲尔德的话说“是坚忍”。
为什么很多人看完“鸡汤”生活没有太大改变?因为喝完了汤,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满足,抹了下嘴又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去了,习惯的力量又把人们给拉回去了,所以大多数人喜欢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
昨天去参加《中国禅》的读书会,灵默老师说一本《禅》他看了四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圆圆老师说读书是一种习惯,不求量,而求循序渐进,只要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即可。我思量了一下,道理谁都懂,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们都是凡人啊,得养家糊口上班挣钱;得陪家人朋友说话唠嗑、联络感情;得有自己的小空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看个电视,听个小曲儿,哼个歌。节假日还想郊个游,爬个山什么的多忙啊。一天除了睡觉、吃饭都排满了,哪有时间看书呢?还得天天看,看四遍,那么晦涩难懂的书,那么厚一大本,人家怎么看的呢?这就是区别,这就是差距,成功的人从来不讲理由,人家用行动告诉你什么是可能,成功的人不需要心灵鸡汤,因为他们的成功经历本身就是一碗很棒的鸡汤,人家跟坎菲尔德一样是做汤的人,我们普通人是花钱喝汤的人,想成为做汤的人吗?那就去做呀!
今天看罗胖发了一篇《如何成为人群中最卓越的2%》有幸又知道了一个牛人-吴军。人家有多牛呢?
他是硅谷活跃的投资人,多家机构的董事和顾问;他是摄影爱好者,专门跑去阿拉斯加追极光;他是古典乐迷,打着飞的跑去悉尼听音乐会;他爱红酒、爱美食、爱旅行,足迹踏遍全世界;他还是高产作家,连续六年平均每年出版一本书,本本畅销;他是「得到」App的人气订阅作者,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更新,从来不拖稿;他还是经常接送孩子的好爸爸,带着女儿逛遍全美顶级名校。
巧的是今天腾讯新闻上也报道了一个牛人:87年的“馒头哥”丁海龙,月赚2万元,每天卖8000个馒头。这个帅小伙生意刚起步时很难,几乎每天都是凌晨3点钟起床。如今,能装40个馒头的笼屉,每天至少卖200多笼。一个月下来,馒头店能有近2万元收入。小伙虽说年轻,但已经做了6年馒头生意。
看完这两个牛人的故事,让我想起罗胖说过的一句话,“所谓牛人就是换个罪受”。为什么这么说呢?不管是心灵鸡汤主坎菲尔德、卓越的硅谷投资人吴军、还是一天能卖8000个馒头的丁海龙,他们之所以牛,牛在能天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这种坚持的过程是痛苦的,是遭罪的,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试问自己,当你想成为一个牛人的时候能像坎菲尔德一样143次投递失败仍然坚持继续投递吗?你能像吴军一样天天写文章从不拖稿吗?你能像丁海龙一样每天坚持三点起床吗?天呐,这真的太难了,当你选择找个罪受就得放弃安逸啊,你能吗?
在《中国禅》的读书会上李克富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有起来过,又何谈放下。”
是啊,未曾起来过,又何谈放下。未曾放下过,又何谈起来?牛人们的境界是何等的高深莫测,我等也只能望其项背。
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心态,宛如怀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当下的生活。起来不是一种傲人的姿态,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没有走过崎岖路,又怎知何为平常心?
放下即起来,起来即放下。放下与起来之间相互更迭、此起彼伏,一起一伏间如海面上泛起的波纹,有时汹涌有时沉静,演绎不一样的人生。
坎菲尔德的创作开始于45岁,对一个45岁的中年人来说,重新选择目标开启新的征程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放下所有的执念。如果说坎菲尔德的创作灵感来自上帝在他肩膀上的那一拍,那么陪伴着他一直走下去的动力源泉就是他前45年的人生路,若没有前45年的人生铺垫也就没有当下的心灵鸡汤主坎菲尔德。
试问自己,你为什么成不了牛人?
因为我们在敬仰这些牛人的时候,一边喝着他们精心熬制的汤,一边沉浸在喧哗浮躁的尘世间。
或许有一日你会灵光乍现停下脚步,静下心来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
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史法兰中校感慨地说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他妈的太难了!
是啊,人生处处充满选择,就像无数条交错纵横的路,不断地有十字路口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就像减肥的人都知道要注意饮食,但遇到好吃的还是会去吃,“吃完这顿再减吧”是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抽烟的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想要戒掉却很难。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哪种选择是对的,对以后有帮助。可我们却并没有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因为太难了。
有那么多的牛人做榜样,有那么多成功的经验摆在我们面前,有那么多的鸡汤喂养着我们,为什么大多数人成不了牛人?因为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依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牛人选择的是一条难走的路,并且坚持了下来,这就是他们最牛的地方。
就像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查理,中校是这样评价他的,他正直,有个性,有原则。他对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这正是我们身上最缺乏的品质。路,很好选。真正困难的是,选择后你是否能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下去。李克富老师说,上一届的学员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十人中只有五人做到了 ,我希望你们这届能达到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