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工之时,之于企业,亘古不变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今年,我注意到似乎"愁"的企业特别多。今天,我在苏州一工业园区看到到处是这样那样的招聘广告,同样在微信朋友圈中,我注意到我们服务的很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都已经深入到西部农村去招工了。事实上,"用工荒"于很多企业而言,并非最严峻的问题,今年的问题是很多行业的企业前两年已经维持得非常艰辛,而今年或将面临行业衰退,大洗牌。
巴菲特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人们才能看到谁没有穿底裤"。同样,只有在危机时,企业才会看到自己本身问题重重,而危机又会衍生出新的问题,这个时候,企业老板们就会发现自己公司问题一大堆。
新的问题又来了,据我的观察,这个时候很多的老板就特别希望(幻想)有一个"圣人"出现,指点一下江山、剖析剖析战略、完善完善商业模式……然后公司又起死回生、死里逃生了。而江湖上最多的就是这样的的"圣人"。我们曾经服务过的一家集团企业,其二十位高管中,除老板外,只有两位是内部提拔、培养的。其它全部都是"职业经理人",这些职业经理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更换频率特别高,长的一年半截,短的一个月,而更换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实践证明他们都不是"圣人"。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他看到一位黑人小伙子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完一块地板,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贝里奇很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员工感到欣慰,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圣人帮着我找了这份工作,让我终于有了饭吃。"
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一下他吗?"黑人说:"我是个孤儿,从小靠锡克教会抚养,我很想报答养育之恩。这位圣人若使我吃饭之后,还有余钱了却心愿,我愿去拜访他。"
贝里奇接着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很有名的大山,叫大温特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20年前我来南非时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到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说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准你一个月的假。"这位年轻的黑人在30天时间里,一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过草甸,穿森林,历尽艰辛,终于登上子白雪覆盖的大温特胡克山。但他在山顶徘徊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遇到。黑人小伙很失望地回来了,他遇到贝里奇后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上我处处留意,直到山顶,我发现,除我之外,没有什么圣人。"贝里奇说:"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
20年后,这位黑人小伙子做了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纳。后来世界经济论坛在上海召开,他曾作为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参加大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针对自己传奇的一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时候。"
"总是想着出现一位圣人,然后圣人指个方向,一招半式的,就解决了公司所有的问题",这是我所接触到的很多企业老板的想法。请这样那样的职业经理人,找这样那样的管理咨询公司,这是他们在遇到问题里常常的招数。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中国自古以来只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所以,企业领导者们不要相信有圣人(能解决你企业的问题),有,也不在当下。
很多咨询公司(包括职业经理人)提供的解决方案,事实上都不错,也有成功的前例,然而却未必适合你的企业、未必能够解决你的一,所以真正能解决你的问题的"圣人",只有你(老板)自己。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你自身,自助者天恒助之,你才是最闪亮的企业导师!(我的微信公众号:王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