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很年轻的朋友,前段时间辞职了,和他的一个朋友合伙盘了个便利店,刚开始,两人很有激情,誓要“日进斗金”,每天早上6点开门,营业到深夜。因为店离我住处不远,所以过去玩了两次,刚好我目前正在为安徽某零售连锁超市服务,所以和他们聊了一些我关于经营便利店的看法,他们两个很是认同,有一些想法马上着手落实、改进……然而,时隔半个月,当我出差回来再次来到他们店时,发现他的那个朋友前几天已经退出了,也就是说现在是他自己一个人在打理门店,具体原因他没有告诉我,但是他很认真的告诉了我一条他这次创业的经验——以后做生意决不能找朋友合伙,要找也只能找老婆,其它人都不能合作,肯定会出问题……
可能他现在正在“火”头上,也可能正觉得委屈、辛酸(第一个月营业并没有赢利,刚刚持平),所以,我并没有去反驳他的“经验”,倒是不停给他打气。事实上,在我看来,我并不认同他的经验,在我的思考里,我认为刚开始创业,如果能够找两三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是很必要、而且也是很有益处的事,只要一开始就界定好这几个人怎么相处、如何入股、获利后如何分配以及不幸破产了,如何退出等问题。同时,几个人合伙可以使生意在一开始就有了一个核心团队(雏形),为以后做强做大打好基础。之前,我谈过企业一定要建立一个合适的高层管理团队,只有由高层管理团队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永续发展、基业长青。我们来想想缺失高层管理团队的企业会是怎样的呢?
当公司真正需要高层管理团队时,却没组建这一团队,那么企业早在自己需要组建班子之前,就已经丧失了自我管理能力。创始人(通常指某一个人)将因担负过重的工作,而导致许多重要工作无法完成。在这个时候,公司将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创始人将精力集中在一两个自己感兴趣并能发挥才能的领域上。这两个领域固然很重要,但并非企业唯一关键领域,而此刻,创始人已无暇顾及其他关键领域。两三年后,由于这些重要领域未受到重视,企业陷入困境。以朋友小便利店为例,他因为在台资企业待过比较长一段时间,比较擅长现场管理,擅长商品的摆放,而他的朋友擅长采购,刚开始两人合作挺好。而现在他的朋友走了,他一个人只能选择让供应商送货,而送货的成本就来得高一些……
另一种可能性更糟,因为创始人极度有责任感,类似夫妻店,双方都有责任心,他知道人员和资金是关键,需要有人负责。所以,创业之初,他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是在设计和开发新产品上,但是责任感迫使他去管理人事和财务。而由于他不具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仅人事和财务管理不善,而且他必须花时间制定决策,或在这些领域开展工作,致使他因缺乏时间而忽略他真正擅长的、但公司还指望他做好的工作——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两三年后,该公司将成为一个空壳,不但没有产品,而且没有人事管理,也没有财务管理。
出现第一种可能性,公司还有可能救活。毕竟它还有产品,但是创始人将不可避免地被任何可以挽救公司的人所取代,大概这也是我们听到的很多创始人被董事会赶出局的原因。如果出现第二种可能性,公司通常是没有救了,只能出售或清算破产。
我想,这既是为什么我们喜欢办“夫妻店”的一个普遍原因,也是我们的店为什么少有“百年老店”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