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化与顺应?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思维对环境有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一种适应方式叫同化,就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把新发生的事情加以裁剪,使之符合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当你同化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事情自己都已经知道了,它们只是在重复你头脑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一个人看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思维会倾向于很快给出一个答案,让它完结和闭合,而不愿意让它保持开放。这样,世界就会变得已知和可控。这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我们甚至很难觉察到。这就是同化。
“我是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可是我觉得你没有。你只是在找一些材料,来强化你原有的东西。”
就算要联系已有的知识,我也会努力看到其中的差异。这就是另一种适应方式,叫顺应。
如果同化是改变事物来符合我们头脑的认知结构,那顺应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新事物。
顺应很痛苦,因为相比于固守某些绝对真理,我们的思维要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情感,所以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千奇百怪。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心智的发展就和关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从认知的角度看,对新东西的开放和封闭分别代表顺应和同化的认知倾向。
什么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怎么用?
写这段话的时候,我正在书房里,一个人对着电脑,周围很安静。
看起来,写书这件事,是我一个人在做的,可是我会想象有你在另一边看书。
可以说,我写书是在你看书之前;但也可以说,从你看到这本书开始,我才真正开始了“写书”。因为,如果没有读者,就没有作者;如果没有你的看,那我的写,就毫无意义。这就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