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义”?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正义”。
当听到曾经答应自己的上司断然否定当初会帮他的指令,四个队友开始愤怒,阿敖的嘴唇开始颤抖。
站在法庭上的阿邦,目视自己的弟子阿敖哀求的眼神,最终选择了自己心中的“正义”,回答律师的质问,
“你是否看到了阿敖杀死可乐。”
“是的。”
阿邦一边回答,一边闭上眼,低下头。
我仿佛听见了一声爆雷响在了阿敖的心中,内心被背叛的愤怒淹没。
这样的一个年轻警官,出狱后彻底走向了黑暗,要多绝望,就有多愤怒,有多愤怒就多狠毒,疯狂地报复每一个曾经伤害自己的人,杀了女友、上司,曾经的队友,以及伤害到那么多无辜的平民百姓。
是谁将这样年轻的警官推入了黑暗的深渊?
我想起了粱漱溟写的“这个世界会好么?”
人性本善还是恶?什么时候要“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足以考验每一个社会人的智慧与良知。
阿邦作为资深的警官,秉承自己内心“非黑即白”的信念,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心中坚持的“正义”真是别人眼中认为的正义么?
先生说那是阿邦的价值观与原则决定的。我觉得在那一段时刻,阿邦的思维是机械思维,是固执着的。我想到李老师在研修课上讲到:任何一个事物对立的两面对是统一的 ,爱的对立面就是恨。从本质上阿邦并不比阿敖高尚。在阿邦的心里有对法律最低正义的敬畏。坏人再坏有法律去惩罚。嫌疑犯可乐在阿敖极端手段的威逼下交代了富商的下落。而公子又去羞辱可乐,作为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嫌疑犯可乐。可乐像野兽一样咬着公子,作为团队主管的阿敖丧失了最后的理致,拿起一个大木棍,一棍子打碎了可乐的头。那一刻是什么让阿敖没有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是上司的话?是权力的诱惑?
“不是在沉默中灭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被背叛的仇恨种子在曾经为警察的阿敖心中发芽,一切疯狂的极端的手段,他渴望被看见被理解,“如果那天派去抓可乐的人是你阿邦,我们的命运是不是会相反?” 影片的最后血流成河的阿敖跳到钢琴上,用呐喊声责问阿邦。
阿邦回头看了一眼阿敖,表情严峻,没有回头,坚定向外走去。
“啪”的一声,阿敖以完美的自由落体倒在了石像耶稣的怀抱里。
我心里响起一个声音,“不会。”如果那天是上司派阿邦去抓可乐,也不会杀死可乐。
阿邦走的那样坚定,但他也明白了,“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多灰色地带。”
经历一场充满枪林弹雨血腥的复仇之战,那么多生命离开这个世界,明白这个人生的道理,是不是有点晚?
站在电影院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教育学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个男孩子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一会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早他一步到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而是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孩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据我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所以我再奖励你一颗。”
这时,男孩感动地哭了:“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男孩:“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待他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毁掉一个人比培养一个人更容易。
在生活中,你会如何选择?
“我认输不认命!”阿敖在这个世界最后的呐喊。
哪什么是命呢?
像阿敖一样在极度偏激的疯狂中毁灭,还是像阿邦一样走向自我改变,自我成长,拥抱规则与人性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