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场合都能平和高效的沟通”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题注,也是作者想要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的方向。这本书我耐着心性精读了前面一半,然后实在是觉得不想浪费生命,就略读了后面的另一半,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主题是不错的,教你关注情绪背后的需求,但是脱不开一种商业书籍凑字数的嫌疑。即使如此,我依然花了5天时间才读完,又花了一天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和感想,足见我的效率之低,在这里我分享一下自己读完这本书时候的一些想法,可能不具多少启发性,甚至跟作者的某些观点有出入,但这是经过我处理的小小思想,作为我读书习惯改变计划中的第一篇读书报告。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被各种情绪充斥着,积极的情绪,高兴、激动、感动、愉悦、满足,消极的情绪,愤怒、忧郁、嫉妒、仇恨、自卑,这些情绪产生自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影响的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常情况下,我们对这些情绪的反应跟情绪本身有关,感到高兴的时候跟朋友分享,手舞足蹈,感到愤怒时怒发冲冠,恨不能上手弄谁;有自制力而且理性的人对各种情绪的反应就温和的多,也有条理的多,多半会分析造成这种情绪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根据实践的种类进行不同的对待和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缓和人机关系,自我能力引起的弥补不足,调整心态;但是这些处理方式仍旧处在对情绪的不充分理解上。
那什么是对情绪的充分理解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情绪或者感受的诱因是什么,它不是他人所做的事或者我们面临的环境,而是我们对于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特定的事的解读,而影响这种解读的是在这些事物中我们自身的需求被满足的情况。
说的特别长而且比较拗口,通俗来讲,情人节你忘记给女朋友买花了,你女朋友发飙,跟你大吵了一架。你女朋友的这种愤怒或伤心的情绪不是因为你没买花,而是因为她有一种渴望得到你爱的表示的需要,或者说她有一种对安全感的需求,而你在情人节没有买花让她的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看似是废话的内容,其实是能改变你处理问题方式的思想。
作者在书中只讲了这一思想在沟通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对方情绪之下的这种未被满足的需要,就能更好的跟对方交流,就相当于在CS中开了个能看到对方位置的外挂,那还不是枪枪爆头的节奏。但是这一思想绝不只是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这么简单,推广开来,便是一个在所有涉及到人的事件中都能适用的思维方式,而且在目前的社会中,不知不觉已经有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应用过这种思维。
比如说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和运营,提倡的是抓住用户的痛点,而这个痛点就是用户没有表达出来的那种需要,只不过目前对于痛点的分析也仅仅局限在,用户在某一个场景中需要一个什么功能的产品,还没有深入到用户的情绪之下的心里某种需要的满足,但是相信随着产品设计者对用户心理的研究深入,各种不能被用户表达出来的隐藏者的心理需要会被通过各种分析解构出来,并会被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去。
其实说到这已经跟作者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了,作者在书中提倡的是一种温和的交流方式,倡导双方能够静下心来,交流彼此的感受和心理需要,然后争得彼此的理解,顺利的解决一切问题。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羔羊式的交流方式,况且,如果所有的情绪都被分析完了,这些激动兴奋恐惧忧伤的感受带来的对于生命的体验不就没有了吗。
以上,是我的胡思乱想。
以下,是我读书过程中每天的小结。
2016.09.07 《非暴力沟通》P1-P21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以理解对方真实需要为条件,以双赢合作为目的的沟通方式。区分需要和方法、倾听对方需要、确认对方需要、给予他人理解、付诸行动,这是非暴力沟通的五个步骤。最终目的是让对方感觉自己的真实需要得到了你的理解并获得了满足。非暴力沟通的关键在于在任何谈话中不要抱有评判的心理,而要始终把对方的需要放在心上。
2016.09.08《非暴力沟通》P22-P59
爱情中非暴力沟通过程的关键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清晰的沟通这四个问题:我做的哪件事,导致你的人生一点也不美好?当我做某事时,你有什么感受?你的那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能做些什么帮助你美梦成真?而且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倾听他人的需要同样重要。
2016.09.09《非暴力沟通》P60-P87
爱情不是为了对方的需要而克制自己的需要,只有发自内心的想付出才是爱。倾听并尊重他人的需要并不是一定要做他们让我们做的事情。当别人说不的时候,他可能只是把拒绝当作满足他某个需要的方法,但是如果你能找到另一种更好的满足他此种需要的方式,就能顺利的将拒绝转变为接受。骂人只是对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的悲剧表达。
2016.09.10《非暴力沟通》P88-P131
通过换位思考(同理心),我们能完全跟对方站在一起,而不是心里装满他们——那是同情。治愈与和解有四个阶段:同理连接、表达悲伤、表达过去的需要、反转理解。当你感觉到愤怒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慢下来,慢慢来,一切都会是你的。
2016.09.11《非暴力沟通》P132-P171
愤怒是一种自我提醒,能够激发我们去了解引起我们的这种反应的未被满足的需要。愤怒处理有四个步骤:意识到愤怒的诱因(不是原因),意识到诱因从来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寻找愤怒的根源——需要,通过了解评判背后的需要将愤怒转化成其他感受后向对方表达。进入自我意识的第一步,是认识到从来不是他人所做的事导致了我们的感受,而是在特定条件下我们对他人行为的解读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