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了卫国的州吁杀兄即位,联合宋国一起攻打郑国。卫国是如何说服宋国的呢?只因一句:“公子冯在郑国”。那宋国又为何这么忌惮公子冯呢?
公子冯的父亲是宋穆公,穆公的位子是他哥哥宋宣公让给他的。宋宣公在位19年,病重,见儿子与夷还小,弟弟又年轻有才智,故有了让位弟弟不传给儿子。
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召司马孔父嘉(孔子的六祖)说:我哥舍弃他儿子而立我做诸侯,这个事情我终生不敢忘,我死了以后,一定要立与夷为君。孔父嘉说:这样不好吧!你儿子公子冯年轻和善、有治国才智,而且朝廷重臣都支持他,这么玩,国家都得玩完。
宋穆公:你们得听我的,其他的说了我也不听。孔父嘉一脸无奈的说,那把你儿子赶走吧,两个王在一起,不得炸出什么花样来。
宋穆公就让他儿子公子冯过来说:我给你办了护照,你去移民吧,带上钱跟女人,去郑国那边养老,我死了,你也不用回来送终。
公子冯心里一顿万马奔腾。
同年,宋殇公继位。但是公子冯,就是殇公心头的一根刺,不知道公子冯会不会偷偷买机票回来。或会不会开着坦克打回来。
那宋宣公、穆公为何要这么做呢?宋国是殷商后裔,武王伐纣,按照分封礼法,商覆亡后,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所以分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庶兄微子启被封于商丘,国号为宋。微子至戴公,期间礼乐废坏,忘记了家族传承,导致宋国贵族的优越感渐渐没存在感。人失落的时候,总会缅怀先祖荣光,所以宋国安排三代王族老臣正考父去周王宫,整理殷商典章,重新恢复传承礼乐。
以前,周王朝是不屑宋国文化的,后来周王朝的落寞,龙兴之地岐山都丢了。自己的礼崩乐坏,对宋国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周天子显然是支持的。随着正考父编撰的殷商典章进入周礼系统,宋国的文化话语权取得重大胜利。文化的中兴,刺激宋国君臣的热血。宋国全国也必对全面复兴和贯彻落实殷商王室的文化而坚持不懈。对周王国的嫡长子继承制和殷商的“举贤避亲”制度的选择中,宋宣公完全认定的是“举贤避亲”的优越性,也才会出现让位子和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