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彧白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在很多人少年时候写字的印象当中,常常会有“横平竖直”、“笔画均匀”等概念,以对称和相等的美学理念塑造字形,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将字迹写的规整而清晰,其实这种理念与书法的艺术美感有着一定的高低差距。
书圣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
在书法中有一个明显的美学观点,就是变化的原则,同样的笔画之间要有对比变化,同一个笔画有时候也要有浓淡、粗细、向背等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了书法美学的基本元素!
书法的一个很高的境界就是回归自然,书法的变化之法也多从自然而来,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卫夫人的《笔阵图》: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所以我们说书法之道即自然之道,不仅书法如此,中国的传统艺术基本都符合“道法自然”的理念。“道”其实就是艺术的源头,而自然指的就是阴阳,而所谓的“阴阳”其实就是书法以及相关门类当中的对比关系。
我们看《富春山居图》中的树与整饬的行道树的对比:
《富春山居图》与行道树对比
左边是《富春山居图》中随意的一处取景,此处取景只有八棵树,却呈现出了多重的对比变化。首先是高与矮的对比,呈现了一种高低的变化错落,另外是粗细的对比,这一点也很直观,再者便是远近的对比,我们从用墨的对比变化当中也能看得出来,此外可视的角度也能发现正与斜的对比、从树叶的多寡也能看出枯与荣的对比等等。
我们再来看右边的行道树,粗细一样、高矮一样、间距一样,毫无对比变化,所以显得单调乏味。 这种对比关系就显得《富春山居图》更丰富而不单调,更自然而不造作。一个是自然的景观,天然去雕饰,一个人为的造作,整饬却乏味。这就是对比变化给人呈现的层次之美。
书法作为一种视觉的艺术要追求丰富与自然,这就是中国人千年以来的审美取向和哲学角度问题,我们看大书法家蔡邕说的一段话: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蔡邕《九势》
这段话当中,有几个关键词:“自然”、“阴阳”、“形势”,书法之美取法于自然,而其中的对比关系所形成的形势之美也正是书法美的要素之一。
在中国的传统审美当中,讲究的是一种融入自然的状态,就是蔡邕所说的:夫书肇于自然。虽然有人为的成分在,却能与自然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之对比
中国园林的设计同样也是这种理念,将自然之景态与人为想象力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讲究的是一种融于自然并且和谐相处的美学原则。而西方古典园林以及现代化的园林则是将极为整饬的几何图形拼接起来,这是驾驭自然与征服自然的审美取向,与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有着质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西学东渐”之后中国人的审美发生了较大差异的一个原因。
我们来看隶书《曹全碑》中的对比关系!
对比关系一:粗细对比
粗细的对比在几乎所有的书体当中都有所体现,而在《曹全碑》当中体现的尤其明显。我们看这个“中”字:
《曹全碑》的“中”字
我们看《曹全碑》的这个“中”字,笔画粗细变化极为明显,主笔“竖笔”与两个“横画”呈现一种四到五倍的粗细差异,这些线条的粗细变化增加了整个字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曹全碑》中的“从”与“凤”字
再来看《曹全碑》当中的“从”与“凤”字,如图中红色箭头所示的笔画,强劲而粗重,将整个字左倾的势态拉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且产生了强烈的粗细对比,使整个字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
我们下面以隶书《曹全碑》与《石门颂》做一个对比,看一下有无粗细对比对整个作品的一个影响。
《曹全碑》与《石门颂》
《曹全碑》中的笔画粗细对比较为明显,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跳荡和活泼。而《石门颂》中的笔画对比没有这么强烈,粗细对比较弱,呈现出来的面貌就是纯净与古拙。这种粗细变化所呈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气质。
我们再来看王羲之的《姨母帖》与《得示帖》:
左为《姨母帖》,右为《得示帖》
左边的《姨母帖》线条的对比变化不太明显,其所呈现的状态是古拙之感,节奏比较舒缓。而右边的《得示帖》线条流动飘逸,粗细线条相互变化,节奏比较跳荡,给人呈现一种妍美之态!这就是孙过庭《书谱》当中所说的:“古质而今妍”的道理。
对比关系二:粗细变化
我们再来看单字的一个粗细变化,这一点要有别于字间与字内的粗细对比,其所呈现的是一个单一线条的粗细变化!
《曹全碑》中的“巴”字
再来看《曹全碑》当中的这个“巴”字, 前边粗后边细,变化较为明显,包括最上边的第一个笔画,由粗到细,同样是线条变化比较明显。
《曹全碑》中的“门”字
这个“门”字将《曹全碑》线条粗细的变化体现的很完美,几乎每一笔都有这种粗细的变化,这个字中所有的“横画”,几乎都是由粗到细的一个变化,其中“回锋撇”与竖笔也有各自的粗细变化。这种粗细的变化既增加字势的一个丰富和灵活性,又能将笔画之间的衔接变得更加的稳牢。
曹全碑中的“名”
两个粗细相同的笔画相互穿插,远远不如其中一个笔画由粗到细变成一种“锥形”的穿插更加坚实。比如这个“名”字中红色框线的位置。
这就是《曹全碑》当中单个笔画的粗细变化所呈现的一种状态。
对比关系三:收放对比
在《曹全碑》当中的这种收放变化也很多。
《曹全碑》中的“史”字
这个“史”字的收放变化极为明显,上面的一个部分收的很紧,下面的部分则放的很开,上下两个部分的收放变化极为明显!
《曹全碑》与《史晨碑》“曹”字的对比
我们再来看《曹全碑》与《史晨碑》当中的这个“曹”字的对比,左边的“曹”字上放下收的人极为明显,而右边的“曹”字上下的收放关系则较为内敛,两者对比,势态尽出。
对比关系四:大小错落:
《曹全碑》片段
来看《曹全碑》中随便截取的一段,其大小的错落关系较为明显,每个字的形态如图中红色线框所示,既规整又灵动,整饬中见活泼。《曹全碑》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都成“扁势”,而是当方则方,当扁则扁,型随字走,自然而已。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当中说道:
“若平直想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左右齐平,便不是书”
这句话就很好地表达了书法之美的内涵,就是变化之道。而这边变化就是上面所说的合乎自然而已。
对比关系五:圆与方
《华山庙碑》与《曹全碑》中的“王”字
这种方圆的对比关系,我们可以从《华山庙碑》与《曹全碑》中这个“王”字看出端倪,左边的“王”字起笔收笔皆为方笔,给给人的感觉是峭拔、凌厉之态,右边的“王”字,起笔收笔均为圆笔,则显得圆融秀逸,这就是方圆的对比,呈现给人的不同生命状态。
《曹全碑》中的美学变化,皆跳不出以上几种变化之藩篱。书法的艺术性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这种粗细、收放、大小、错落等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一件书法作品神韵的根本,要想写好《曹全碑》需将这些变化谙熟于心,而这种变化并不是随意为之,蔡邕在《九势》中说:
“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合势背。”
这种变化是要求笔画内与笔画间搭配合宜,使转有法,合理运用阴阳之变,从而“合乎自然”而已。
作者:安伟波,号彧白,学者,书法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