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学的一个暑假,我初读了《红楼梦》,当时就特别喜欢书中的贾宝玉。
后来,又观看了《红楼梦》电视剧,更觉得这个面如银盘,花容月貌、心地善良的富家小公子深入人心。
贾宝玉,前世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
贾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生于温柔富贵乡,特喜作脂粉,亲近家里姐妹和丫鬟;他与林黛玉不仅是前世的木石之盟,而且是今生的一见钟情,青梅竹马。
贾宝玉不仅和小姐丫鬟们相处融洽,而且和秦钟、蒋玉菡、柳湘莲、北静王这些重情义又相貌姣好的男子相交甚好。他喜欢诗词曲赋,厌恶官场科考。
他把男人比做泥,而把女人比做水。
可是到头来,身边如水般的女子们死的死,散的散,又在家族安排下与薛宝钗稀里湖涂结了婚,致使林黛玉泪尽而亡。
看破红尘的他最后归宿是跟随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这个文学史上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原型是谁,大家众说纷坛。
第一种说法:贾宝玉的原型是作者曹雪芹,因为贾宝玉的人生经历和曹雪芹的人生历程如出一辙
毛主席当年说过一句话:中国除了比西方多几千年历史和半部红楼梦外,不多什么。
可见他老人家对《红楼梦》和作者曹雪芹的推崇(因为曹雪芹写红楼梦到八十回就因为病逝而终止,后面的部分为高鄂续写)。
而几百年的红学更能看出红的地位。
相信很多红迷,对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一定充满好奇,这个生活在乾隆年间的文人,他是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下写出了《红楼梦》这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影响巨大的文学巨著。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号雪芹,《红楼梦》的作者。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出生于南京,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雪芹早年托赖康熙帝之恩,在康雍盛世、江宁织造府(位于南京)的西园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
“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园中游卧,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这段消遥的日子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得以体现。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不过,曹雪芹晚生了几年,本人并没有亲历康熙南巡盛事。
童年曹雪芹淘气异常,厌恶八股文,不喜读四书五经,反感科举考试、仕途经济。
幸而曹家家学渊深,祖父曹寅有诗词集行世,在扬州曾管领《全唐诗》及二十几种精装书的刻印,兼管扬州诗局。曹家藏书极多,精本有3287种之多。
曹雪芹自幼生活在这样一个很富丽的文学美术环境之中,博览群书,尤爱读诗赋、戏文、小说之类的文学书籍,诸如戏曲、美食、养生、医药、茶道、织造等百科文化知识和技艺无不精通。
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十三岁(虚岁),十二月,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家人大小男女及仆人114口)。
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老宅,后又搬到北京西郊。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就是在这种贫困的环境中他笔耕不缀,写出了《红楼梦》前八十回。
最终因幼子夭亡,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除夕因贫病无药医治去逝,终年48岁。
在《红楼梦》里纵观贾宝玉的一生,实实在在就是曹雪芹一生的真实写照。
第二种说法:贾宝玉的原型是作者曹雪芹的叔父曹頫
"研究《红楼梦》续书第一人"之称的清朝皇家宗室爱新觉罗.裕瑞曾描述过曹雪芹的长相:“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言谈”。
意思是曹雪芹是个善于言谈,头大脸大,身体粗壮的黑汉子,这种形象与肤如凝脂,唇红齿白的贾宝玉形象相差甚远。
虽然裕瑞没有见过雪芹本人,但他的两个舅舅爱新觉罗.敦敏、敦诚与曹雪芹相交甚好,他们与曹雪芹的友谊描述在敦敏、敦诚的诗歌中频频出现,所以裕瑞对曹雪芹的描述应该符合本人形象。
裕瑞指出:“余闻所称宝玉系雪芹叔辈”。这里明确说,宝玉是雪芹的前辈。
当时的坊间多传:"宝玉系曹雪芹叔辈"—曹頫。曹頫是曹寅嗣子,曹雪芹的叔父,自幼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中长大,在十二三岁时诗才出名,但也桀骜不驯。
当年曹頫补江宁织造之缺,却因管理不善而致亏空无法弥补,雍正时因罪入狱被抄家,乾隆上台后被赦罪,后出家。因脂批中有 "狱神庙慰宝玉"之文,红学界公认贾宝玉坐过牢。
另外,曹頫有一个身为一品夫人的奶奶(贾宝玉的奶奶贾母是一品夫人),有一个早逝的哥哥(贾宝玉的哥哥贾珠早逝),有两个做王妃的姊妹(贾宝玉的姐姐元春和妹妹探春都做了王妃),年少时桀骜不驯,最后当了和尚(宝玉结局是出家)。这些巧合似乎向我们证明宝玉的原型是曹頫。
曹雪芹是曹頫哥哥曹颙的遗腹子,而贾兰是贾宝玉哥哥贾珠的遗腹子,这一点又印证了贾宝玉就是曹頫。
第三种说法:贾宝玉的原型是纳兰性德,在纳兰性德和妻子卢氏、表妹身上能看到宝黛爱情的悲剧。
乾隆年间,大臣和坤把《红楼梦》手抄本进呈给乾隆皇帝看完之后,皇帝掩卷而道:“这不写的就是明珠家的事情吗?”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是康熙宠臣明珠的儿子。
查阅历史记载,明珠二十岁时任銮仪卫云麾使 ,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女,于顺治八年嫁于明珠,后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明珠的祖父叫金台石,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是努尔哈赤的妃子,所生子就是皇太极。
这场联姻使得明珠家族的势力节节攀升,到纳兰性德出生时,明珠家族在清王朝已经是权贵之家了。
纳兰性德,字容若,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他二十岁时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
而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为和纳兰年纪差不多,俩人一直互相陪伴,一起长大,俩人曾在一段时光里共同成为康熙的侍卫。
因了祖父的关系,曹雪芹从小就精读纳兰性德的词,他对于纳兰性德这个人的人生境遇和境况十分了解和同情。
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中曾多次咏叹竹子,林黛玉住的地方叫潇湘馆,而潇湘馆也是一片翠竹围绕,这绝不是巧然。
纳兰性德的家族权势在当时无比强大,他能文能武,年少时就显现出超人写词能力。
纳兰虽受康熙皇帝的无比信任,可厌倦官场,只得把自己的心绪寄情于自己的诗词中。(这一点和宝玉喜赋诗词厌倦科考极为相似)。
纳兰性德的初恋是他的表妹纳喇氏,因父母双亡无人抚养,只好去了表哥家,两人相处久了便对对方有了爱慕之心。(在这里看到了林黛玉幼年的影子)。
可是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为了讨好康熙,硬是把纳喇氏送给康熙做妃子。
纳兰性德在表妹进宫后不久就娶了妻子卢氏,他与卢氏朝夕相处,琴瑟和谐。
“绣榻闲时,并吹红雨同,雕栏曲处,同倚斜阳”。然而婚后只相处四年,卢氏就因难产离开了容若。
卢氏死后,容若悲痛万分,为妻子写了大量诗词。“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之后,他又被家人督促续娶了妻子,有了妾,还交了红颜知己,可是他依然心念亡妻,因为他情太重,爱情给了原配卢氏,就再容不下其他女子。
在妻子过世后,纳兰终日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年纪轻轻就撒手尘寰,年仅31岁。
在纳兰容若和卢氏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早逝的林黛玉,也看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综上所述,贾宝玉的原型既有曹雪芹自己,也有叔叔曹頫、纳兰性德,他把几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环境融合在一起,又经过艺术手法的升华,塑造出了贾宝玉这个经典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史书写了厚重浓墨的一笔。
图片摘自网络,文中部分资料参考梅美老师的《品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