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有一个词挺火:斜杠青年,指的是具有多重身份和职业的人,他们一般会有一个主要的职业,并利用互联网进行多重身份的开发,比如“职业规划师”“成长营创始人”“读书社群创办者”等。然而有一个人,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拥有了多重身份,并且其涉足领域均是最艰深的研究领域,但他却在每个领域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这个人就是《奇特的一生》的主人公,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是前苏联著名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其研究跨越多个学科,但是这个人和我们耳熟能详的天才科学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和冯诺依曼这种八岁掌握微积分的天才比,柳比歇夫绝对算是所有科学家里资质驽钝的。可以这么说,柳比歇夫是最接近我们普通人的伟大科学家,所以其成功的方法对普罗大众更具指导意义。
《奇特的一生》可以认为是柳比歇夫成功学的研究,作者认为,柳比歇夫的伟大成就应归功于其独创的时间管理办法。这种时间管理方法操作非常简单,一听就会,概括起来就是:真实并持之以恒的记录时间花费,定期复盘。
1.真实并持之以恒的记录时间花费
时间记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若说真实,大部分的时间记录都不达标了,进而还要持之以恒,能做到的就更是寥寥。所谓真实,就是抛弃一切不必要的累赘和感情倾向,只记录时间消耗。我们看看柳比歇夫是怎么记录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1.0)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 –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 时二十五分。
这就是时间和行为的机械组合,毫无美感,但这才能最真实的反应时间消耗,即使过去几十年回看也绝不会产生歧义。所以这里的真实指的是:以最简短的文字反应时间用量,并且不会因为文字本身而产生误解或歧义。
至于持之以恒这件事,这也正是信息化时代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每天都是信息大爆炸,我们已经很难有耐心十年如一日的把时间花在一件事上了。柳比歇夫时间记录多长时间呢,56年!而且没有一天间断过,即使是他的儿子去世,他内心极度痛苦的时候,他也冷静的一丝不苟的记录着时间。
我相信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在时间的催化下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复利效应,但是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耐心。
2.定期进行复盘
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时间管理书籍或课程都会强调定期复盘的重要性,但究其起源,大概都来自于柳比歇夫时间管理。
作者发现,柳比歇夫每月底都要进行小结,每年要进行大的总结。即使是每月的小结柳比歇夫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来做,年终总结更是要花费他十多个小时,连续几天的时间来做。柳比歇夫会画一些图表来统计其每月每年的时间耗量,对于每一项的时间消耗都有精确地统计,并且将其和计划进行比对。
我也做年度复盘,但是每次复盘的时候,只能想起一年中发生在身上的重大事件,能对自己这一年的成长有个模糊的印象,但是一年的时间究竟花了多少在看书思考学习上,又花了多少在看剧玩乐上,却是不清楚的。而每年做年初计划的时候,写下一年读一百本书、写一百篇文章这种目标,都会觉得非常直观并可实践,哪里会想到把具体花费多少小时都计划上,即使计划了也没办法兑付。而柳比歇夫的计划时间和实际时间误差竟然可以在1%之内,想想起执行力都恐怖。
我也是从看了这本书,下载了a time logger软件,开始记录每天的时间消耗,至于能坚持多久不知道,至少坚持一周,然后看看这一周究竟把时间花在哪儿了。
3.永远有目标
作者认为,时间管理办法是柳比歇夫的管理工具,但他之所以有伟大的成就,更在于其始终有一个不曾改变的目标:昆虫学。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柳比歇夫将时间按分钟
进行安排,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而他看似经常不务正业的搞其他学科,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昆虫学。
你需要谨记,时间管理是工具,是为了达成你的目标而服务的,如果你没有清晰的目标,再强大的时间管理都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