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体验关于宝莱坞印度电影文化的线下讲座,说来惭愧,之前对讲座的认知是无聊、无趣、无价值。反观工作之后,对于这种讲座、各种展会以及博物馆很感兴趣。
基于对一些高分印度电影的认可和赏识,比如《摔跤吧爸爸》 《三傻大闹宝莱坞》《调音师》等,听了将近两小时vicrant kishore博士对于歌舞设计在宝莱坞电影中的体现和应用。
整个讲座主要讲歌舞部分在电影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创新部分,宝莱坞印度电影在目前市场呈下降趋势。
电影是一个国家的软文化,也是一种社会形式。它与其他电影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早年印度很贫穷,舞蹈和音乐是他们生活中比较单一的娱乐方式,音乐和舞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正是如此,它能够和西方国家的好莱坞相媲美,非常浓厚的异域风情、鲜艳的色彩以及众多的舞伴在盛大的场景下展现。这也许是印度电影快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吧。
博士讲到歌舞部分是电影一种逃避叙事的方式,不同于其他电影故事跌宕起伏、有故事人物和事件,连贯性地叙事手法会被打断,有时会独立电影故事线,塑造新的故事路线。
但目前印度电影存在的问题是为了迎合市场,不得不删减电影中大量出现歌舞部分的时间,随着印度经济和格局的不断变化,文化形态也发生了不同的情况,印度电影的创作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也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最喜欢的是观众提问的环节,用流利地英文对话,提出有意思、值得思考的问题:
1.国际关系和冲突会影响印度电影的发展吗?
2.我会寻求电影中的某些部分带来一些深度思考,那印度电影又是如何传达呢?
3.印度电影在未来会有怎样的改变?
以上是我认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于我而言,电影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是个人的意识形态或者社会的意识形态,歌舞是融入电影本土文化的一种艺术设计,艺术地表达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看法和接受程度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