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希望12
更有利于合作对话的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一丶因为SFBT强调对话双方是平等关系,是双专家模式,会更倾向于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合作的对话,而不是咨询师单方面的要求指导,那样的话,当事人往往是不愿意听的。
咨询师要去关注什么?(过去的例外,现在的目标,未来的可能性。)这三个方面的关注。
SFBT不仅看重生命与发生事件的正向积极面,更为强调面对同一事件的各种可能性。意思就是要扩大当事人的知觉,让他能看到更多的面向。如果一个人的视角比较窄的话,往往就会认为已经走到了绝路,或者认为未来的路很不好走,那他接下来就会很焦虑,比如很多孩子出现状况之后,家长就会特别的焦虑。人在特别焦虑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去应对现状的,于是就会陷入到深深的内耗之中。内耗的时候我们是很难去解决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角度,看到正向积极面,看到未来想要的如果实现之后是什么样,看到孩子当下变化的部分,看到孩子想好的心,从更多的角度、出路等去看,那么接下来可能性就出来了,家长焦虑就减轻了,就有力量去应对当下了,未来反而更容易变好,或者能更快的变好。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如何扩大我们的知觉,去扩大我们的视角。
焦点解决致力于扩充发展解决式谈话的治疗对话正是SFBT咨询师最重大的任务。意思说的就是焦点解决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对话的几个阶段去帮当事人。但这个对话的前提就是以焦点解决理念为基础,对话时往往通过技术去问,去聊。我们学习心理学,学习焦点解决都是要理念在前,然后技术才能用的比较有效果。理念内化于心,技术才能外化于行为。否则的话,我们就是总想着拿技术去改变别人,那根本就改变不了。有不少家长学心理学好久后感觉没有用,为什么?因为认为没改变孩子。其实如果你带着改变孩子的目的来学习,你学多久都没用,想把学的招数都给别人使上,让别人改变,结果一定会让你失望,没有理念支持的技术都是无根基的,"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成长与提升,最终都回到归到自己身上,你的改变才是关键。
当事人来谈问题时,焦点咨询师常从问题式谈话引导到解决式谈话。生活中会更多的是问题是谈话,而焦点解决更多使用的是解决式谈话。
什么问题式谈话?就是咨询师的提问关注在当事人的问题和原因上来提问。
比如:
你为什么有这个问题?你感觉跟哪些原因有关?你都做过哪些尝试?这些尝试为什么都失败了?…
什么是解决式谈话?就是咨询师的提问关注在如何如何解决上,关注在当事人未来想要什么,当下能做点什么朝向解决?
比如: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会希望你的现状有什么改变?
如果这个改变实现了会是什么样?
对此你都做过哪些努力与尝试?有哪些是比较有效的?有效的部分对你实现你想要的会有哪些帮助或者启发?
谁可能对你改变现状会有一些帮助?…好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两种不一样的提问方式会给当事人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二丶焦点解决的对话有一个整体的思路,这个整体思路我们可以用到几乎每一个人的身上,但是每一个人又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还要关注到这个人的独特性。这要求咨询师既要有整体思路,又要在心里边时刻注意关注来访者的节奏。
这个整体思路是(对话的几个阶段)
(一)正向开场、①首先正向开场,②然后去确认当事人是一个什么的状态类型,是游客型,是抱怨型还是消费型,(因为最后都要转化成消费型。)
(二)问题描述、③然后请来访者问题描述,④然后再接着确定主题,
(三)、⑤然后建构良好的目标
四、⑥接着询问咨询前改变及寻找资源例外
五、⑦然后一小步行动计划,
六、⑧最后是总结反馈。
<正向开场>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感到放松。咨询师要简明扼要的说明咨询的流程架构和保密原则,让他有知情的同意权。
我们可以从一些他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开始。容易回答的他就会更放松。而难回答的他就要思考,他就不容易放松。另外通过开场与背景资料介绍,我们尽快要找到当事人的优点与专长,然后创造出直接赞美他的机会。
接着用成果问题用来了解当事人目前的来谈目的或最大期待。成果问问就是希望通过谈话获得什么成果。
通过成果问句我们就会问他,"那你希望通过咱们今天的谈话有什么样的一个帮助或者变化呢?"这就知道他想要什么,通过知道他想要什么,我们就有了谈话的一个大方向。这是正向开场。
第二阶段,简述问题。焦点解决也是要了解当事人的问题的前因后果,大概什么情况?有的人就认为焦点不去了解、不关注原因。不是的,我们也要了解问题的,我们需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让当事人现在觉得困扰,并且非常在意?当事人讲述问题时咨询师首先倾听要积极,然后听完还要给予回应,不是光听。我们还要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诠释。这个用问句来问,就是问他,"那你对此怎么看?"这就是对他问他的主观诠释。接着以及问题对当事人的影响,我们会问他,“那这件事情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这件事情它对你来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要了解问题的哪些方面,比如概况、发生频率、程度,当事人的感受、解释、及期待。我们要了解大概什么情况?多长时间出现一次?都到什么程度?你的感受是什么?对此你怎么看?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会希望有什么不一样。
当来访者出现情绪后,咨询师要给予共情,然后用一般化,重新建构输出关键字、摘要等技术予以回应。
我们通过谈话不断的去全方位的去了解这个来访者,这样可以形成个案概念化。个案概念化就是对这个人成为形成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尤其要了解他想要什么,他拥有什么,当事人在意的什么,潜在的资源是什么?
咨询前改变,就是说从问题出现到来访者来做咨询,当事人其实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了,因为他不会坐以待毙,他一定会想办法。他的这个变化可以很好的给他带来启发与思考,这是他的成功经验,由其是最近才发生的对来访者更有意义。
第三阶段建立良好构成的目标。如果来访者有多个议题,我们要去确认他的最想聊的话题,就是主题,(主要的话题就是主题。)
1咨询师要和来访者根据他要谈话题的重要性、紧急性或者意愿性进行排序,逐渐的就弄清楚当事人最想聊的主题是什么,"你希望通过探讨获得什么?"
2通过奇迹问句或假设问句来与来访者探讨出他想要的未来愿景画面是什么样的?
假设问句就是"如果(或者假设)你想要的实现了会是什么样子?"
奇迹问句就是咨询师用标准问话来问他
"你的想象力好吗?接下来我要问你一个奇怪的问题,今天晚上你像往常一样上床休息,到了夜里奇迹发生了。但是因为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奇迹发生了。等到明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就意味着奇迹发生了呢?"通过奇迹问句探讨当事人想要的美好的愿景,让他跳出问题去看,否则他就会沉浸在当下的问题中无法自拔。
3咨询师要多停留于来访者期待改变的重要理由,以及改变后的具体状况上探讨。关于他期待与改变的重要理由:我们通过目标三问来问他:①"是什么让你希望有这个改变呢?"
②如果你想要的这个改变实现了,对你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③"这个改变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对这个改变的具体情况进行探讨。
咨询师要花精力找到当事人最在乎的目标。因为找到他最在乎的才会更最有动力去改变。
<良好的目标包括哪些元素>
①正向所欲②具体可行③具有人际情景互动的。(就是跟现实相连接的。)④还有个人能力意愿所及的,就是他愿意做的还得又能做到的,⑤符合他的脉络的⑥以及立即可行的。
第四阶段、找到例外、资源、成功经验(详细具体细节化探讨)
第五阶段、再接着用结果问句:“那如果你有什么样的变化,就意味着接下来不用再做咨询了?”当来访者说出A变化了→再问来访者:发生什么,你就能有A变化了→当来访者说出B后,再往回推确认:B→A→好了,不用来咨询了。(U型咨询法,以终为始)
通过这几个问题来问,然后又倒回来与当事人共同发展现在可以开展的具体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