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3 14:00-16:00
地点:上海徐汇区蒲汇塘路50号玉兰花苑附楼三楼
拆书家:@Q学徒
拆解片段:《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沟通过程的“你-信息”&“我-信息”与识别自己的真实感受”
参与伙伴:@小米、@Lotus、@娜娜、@楠子、@百何、@贾浩、@佩荣、@Tiny、@文东、@晓冰、@佳雯
一、开场
早春的周日下午,徐汇场迎来了2016年首场拆书,由3位拆书家轮番登场。巧合的是,3位拆书家虽然拆解的书籍不同,但都是沟通的主题。小伙伴们以“姓名+三个标签+对活动期望”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拆书过程
【书籍介绍】: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的作者托马斯.戈登是美国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父母效能训练的创始人,他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与《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罗森堡是师兄弟。他曾于1997、1998、1999年3年连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誉为“沟通之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奉上了“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信条”,该信条曾被很多因P.E.T收益的人贴在桌上、墙上、冰箱门上作为提醒,也被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甚至有人在自己的婚礼现场宣读该信条。
P.E.T有两个基础的理论——“不一致原则”和“问题归属原则”。问题归属原则对孩子行为做了划分,当孩子出现右图最下方的行为时(如孩子在父母交谈时大声吵闹等),会阻碍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妨碍父母的权益,所以父母不接纳,父母希望能够纠正孩子的这些行为。这时,我们说父母拥有问题,父母在问题区。当孩子出现右图最上方的行为时(如孩子被朋友拒绝,作业太难等),这些是孩子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父母的生活不相关。这时,我们说孩子拥有问题,孩子在问题区。当孩子的行为既不会给家长带来问题,也不会给孩子带来问题时,父母与孩子会共处美好的亲子时光,这是无问题区。
如何应对问题区?支持技巧和面质技巧的使用将会扩大无问题区,今天拆解的片段就来自面质技巧的“我-信息”。对于有孩子的小伙伴来讲,学习P.E.T可以给父母所需要的支持,对于单身或还没有孩子的小伙伴来说,学习P.E.T也可以改善亲密关系及人际关系。
【R1】:片段1阅读——沟通过程的“你-信息”与“我-信息”对比
【A1】:各位伙伴在阅读完毕之后,请拿出一张便签,填写以下表格:
@百何:“你-信息”指向的是孩子,这时父亲表达的感受是厌倦的、疲惫的情绪,孩子解码的信息是“我就是挺烦的,挺不好的”,引发的结果是孩子可能会重复这种自我否定;“我-信息”指向的是父亲自己,父亲表达的感受是真实的-“爸爸因为累了,不能陪你玩了”,孩子解码的信息是“爸爸真的累了,我不能再纠缠下去了”,引发的结果是孩子会体察和理解到父亲的感受、状态,从而改善自己的行为。
@文东:在“你-信息”中,父亲表达了两个感受-不想玩、你很讨厌,孩子解码的信息是我不好,老爸不想玩,引发的结果是孩子觉得很糟糕,想要到的都没要到,什么都不好,那么可能有的孩子会体谅,但更多的孩子这时候会挣扎、反抗,引发争吵;在“我-信息”中,父亲也是表达两个感受-我累了,我不想玩,孩子解码的信息是老爸累了,老爸不想玩;引发的后果就不会很严重,孩子会觉得只是外界不好,老爸累了,而我还好,产生的压力和挣扎会很小,也可能就这样转移注意力,做别的事情去了。
@楠子:前三列跟前两组的观点基本类似,主要谈谈引发的结果,我们觉得是分场景的,比如爸爸和孩子是在家里玩还是在电玩城玩里玩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家里的时候,当出现“你-信息”时,孩子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你不跟我玩我自己玩,当然可能也会产生父子交流的隔阂;当用“我-信息”表达时,在家里不会产生任何的问题,孩子自己玩,父亲自己休息,但是在电玩城时,孩子可能会体谅父亲与父亲一起走,但也可能会受不住玩具的诱惑,想继续玩,父亲又不能自己走,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外面,这样就会引发一些冲突。
@Lotus:看原文的图6-2和图6-3,我有一个新的观察和思考——父亲在“你-信息”和“我-信息”两种方式下其实感受是一致的,都是“疲惫”,但由于编码时发出的语言代码不同,即表达方式不一样,给孩子带来的解码和感受也不一样。在图6-3的“我-信息”中,父亲不仅表达了感受,也表达了自己的行为,而一般小孩子他即使知道父亲的感受,也不了解这种感受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当父亲表达了行为(后果)时,小孩子就会非常地清晰,引发的后果是小孩子就会比较正面地看待事情,可能会慢慢地有同理心、理解,未来他甚至有可能进一步问父亲“你今天为什么累了?”进而开启亲子更深入的交流。
【I】:刚刚的分享中,有伙伴提到了“你-信息”的使用可能是分场景的,一个孩子跟父母在电玩城里玩,跟他在家里与父母玩是不同的。其实本书在前面第二章解释孩子的行为时,也提到了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种因素都会影响亲子的交流,所以P.E.T的使用不是僵硬的技巧,它是非常灵活的。
同时,“我-信息”的使用也不仅仅局限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同事之间、客户之间都是适用的。举个例子,我自己在跟老公沟通他打游戏这件事情时,就曾经使用过“你-信息”和“我-信息”,发现两种沟通方式的差别很大,引发的后果也完全不同。有时候,老公在家里打游戏,到了晚上11点多还没有结束,我就非常不高兴,大声跟他抱怨“你不要再打游戏了,我很不喜欢”,说了几次后发现毫无成效,我自己仍然焦虑和郁闷,他自己也有内疚感。后来,我发现自己使用的就是“你-信息”的沟通方式,于是我尝试用了“我-信息”——“你打游戏到11点多,我不开心,我需要安静的环境睡觉,不然会影响第二天工作”,这样沟通之后,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也达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共识。所以说,在人际沟通时,“我-信息”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A1】:大家可以回忆以下,在你最近一周的工作或生活中,你用“你-信息”还是“我-信息”会多一些?没错,大部分人使用“你-信息”的频率要高出“我-信息”。那么,原因何在呢?
@佩荣:习惯用“你-信息”是因为大家习惯于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找外因;期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有控制欲;以自我为中心。
@Tiny:大多数人有这么一个假设——他人知道我所遭受的痛苦、折磨或者努力。比如你加班,你会以为老板知道你加班了,但实际上如果老板下午2点钟来,你上午的加班他是完全不知道的,他只会看到你6点钟走,而老板自己呢,他可能会加班到半夜3点钟,会想居然没人陪我半夜3点钟加班。老板很辛苦地全国到处出差,陪客户喝酒等等,他会想我这么辛苦地拿下单子,而员工只需要把我谈下来的生意执行好就行了,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自己看不到别人的痛苦、问题,就会默认别人有问题。第二个思考是“你-信息”在文中例子是用来指责,但用在赞赏、认可他人时就是OK的。还一个思考是关于中国家庭中的角色观,父母一般是不会跟孩子讲述自己的痛苦的,希望孩子回到家是一个安全的环境,但其实父母是背负了很多的,比如孩子初中毕业升高中,父母会想自己找了什么关系,买了什么样的学区房,花了多少钱,你还不好好上学,但孩子不理解这些背后的事情,因为这个过程太复杂了,而且父母也不会想去跟孩子说这些事情,父母会觉得是自己应该对家庭的一种贡献。但是当某一天压力冲突呈现的时候,父母又会把自己的贡献当做理由去指责孩子,孩子也会很委屈,因为他从来都不知道。
@小米: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然后还有一个心理学的理论-归因偏差理论。
@文东:认知心理学上的归因偏差理论是这样的,当人指责别人的时候,用“你-信息”会比较多,当认可别人的时候,用“你-信息”会比较少。当帮别人找成功原因的时候,他觉得别人成功都是运气好,客观环境天时地利人和,人家都是风口,他是猪;如果人家失败了,那原因就是内在多。当自己成功呢,就觉得都是自己主观努力,失败呢是因为外部环境太恶劣。
@晓冰:看外界比看自己要容易。
@百何:自我觉察会困难,尤其是在碰到冲突的时候,人下意识会自我保护,找外因。
【R2】:片段2阅读——识别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I】:这个片段讲了两个要点,一个是人类为什么在识别与表达自己真实感受上会如此困难,另一个是教会我们表达真实感受的三个步骤。
人们识别自我的真实感受之所以困难,无外乎不敢和不会,不敢源于价值观、民族文化、家庭氛围等,导致他没有敢于表达感受的勇气;不会,在于他编码的信息出了问题,他不懂得如何发送和发送什么样的语言代码给对方。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呢?书上给出了三个步骤,步骤一是列出清单,写下来20种描述感受的词汇,实际上描述情绪的词汇远远不止20个,有500个这样的词汇,那么做这个步骤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对感受的敏锐度。步骤二是做表格来帮助表达真实的感受,原文中的例子由3部分构成-行为、感受和完成句子,其中“行为”是让你产生不接纳感的行为,“感受”是你自己的真实感受,“完成句子”是你不接纳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的结果,也是造成你有这种感受的原因。举个例子,“我老公打游戏到11点半还不睡觉,我不高兴,他会影响我的休息和睡眠”这句话就包含了我不接纳的行为,我的感受和导致的结果三部分,它其实也是“我-信息”的一个表达。步骤三是对过度表述感受的纠偏,即不对感受做任何修饰,因为真实的感受是不需要修饰的,它是自然而然存在发生的,简单表达就好。
【A3】:接下来我们按照3个步骤做演练。
(1)首先是请大家每人拿出一张便签纸,在5分钟时间内,写下来尽可能多的描述感受或情绪的词汇。
在分享的过程中,有的伙伴写出了30+个感受词汇,有的写了不到10个;有的划分了场景,如老公回家晚、孩子受到老师的夸奖、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姐姐生病等;有的写负面情绪词汇多,正面的少;也出现了“生无可恋”这样的颇具个性的词汇……
在听完小伙伴们分享的词汇之后,大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Lotus:思考表达感受的词语应该是怎样的词语呢?有一些不像感受的词语,当你加上场景,变成句子时,它就变成了描述感受的词语。
@佩荣:写词汇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这个人最近的状态或者情绪。
@文东:拿自己的经历来讲,发现父母表达情绪感受时,孩子听得懂的不多,有时候甚至会很困惑,不懂你在说什么。
@Tiny:文东所讲的其实是父母的年龄到了一定阶段了——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的中心点就是父母,你不搭理他他会很难受,可是当他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父母就从孩子的中心点退出了,父母的感受他不特别关心。
(2)接下来请大家每人再拿出一张便签纸,参考书中图6-4案例的结构,写出自己在3个不同场景的行为、感受和结果,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分享。
@小米:家人今天早上把我昨天晚上烤糊的面包吃掉了,我感觉很欣慰,我下次还会继续做面包。
@文东:我的下属提出加薪,我的感受是失望(背景一是他去年的工作表现不太让人满意,二是双方之前已经沟通达成了共识,他的薪酬是跟团队绩效挂钩的),他不能继续担当公司交给的重任。
@文东:我儿子又在心不在焉地做作业了,我的感受是担心,他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很难真正学好,如果不能真正学好,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是一个很长的推导过程,现场的小伙伴已经笑成了一片,但@Tiny表示,展开并思考完成句子背后的原因,对于@文东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找到终极目标非常有帮助,当你清楚自己对孩子最大的诉求点究竟是什么,找到自己情绪的核心,才能去谈后面的很多事情)@文东也表示,实际上自己的情绪是层层递进,很难描述的,这个担心还夹杂着生气、火冒三丈的情绪,所以找清情绪很关键。
@娜娜:改动了与朋友约会的时间,我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会给朋友留下不守约的印象。
@佳雯:男朋友加班比较累,我很心疼他,他身体会吃不消,同时我也有失落感,他没有看到我的失落。
(3)请大家拿出你之前写的便签(自己在3个不同场景的行为、感受和结果的句子),对照步骤三的要求,去掉对修饰感受的形容词,对句子进行修正和完善。
【A2】:今天将近2个小时的拆书,我们知道了“我-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对表达真实感受的三步骤做了演练,我们应该如何去应用这些方法呢?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请你规划自己与他人沟通时应用的场景,越具体越好,写在便签上。
@Lotus:我今天晚上会跟老公通过微信沟通,让他说出对夫妻间某件事情的感受,列出10个感受的词汇,再沟通这种感受可能会带来的结果,我相信这种方式对增进夫妻亲密关系会有帮助。
@楠子:以后更加直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也要更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知道自己究竟在意的是什么。
@晓冰:当父母吵架时,运用今天学到的“我-信息”,让他们互相体谅在当下双方的真实感受,重归于好。
@百何:当还是下意识发出“你-信息”时,多以鼓励和认可为主,少指责和批评,现在能感受到对女儿的批评偏多了一点;发出1-2次“我-信息”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情绪,今天回家就会跟家人做这件事;女儿在上下学和做功课时,这周争取做到5天中有4天不催她,我忍着先不批判;这周四或周五会找个安静的时候,跟女儿一起练习写情绪的词汇。
三、大声墙
苹果(认可点):
拆的很好,讲解详细,使大家对书中的知识点了解更深刻!点赞!
l引导的很好,激发了很多自己想不到的点
l将学到的片段可以践行到生活中应用
l娓娓道来,沁人心脾,有评有解有述,关注参与者到位
l补充片段之外的内容,有条理,详略得当
l分享很有意思,组织的非常好,获益匪浅,能循循善诱地讲解,有责任心,教具很用心,very good
l内容丰富、互动丰富、讨论引导好
l果真是演武,很赞的手法,思路、结构清晰
l很好的时间控制,确保2个小时结束
l讨论的结构清晰,你-信息、我-信息+案例讨论层层推进
l适时抓到大家的兴趣点,hot points
l有效地衔接话题,保持良好互动
l对内容有较细致的准备,对互动有好的点评
l给予充分的交流时间
洋葱(改进点):
l在介绍书籍作者时脱稿,将要点提前记下来
l期待更多内容,意犹未尽
l片段二第二步骤“做一个表格”中的“完成句子”需要进一步详尽的解释
l片段一的表格描述方法不够直观,调整准备工作,如做示范或复印一份
l片段一表格可以提前画好做示例更清晰
l对问题归属原则的图示可以解释的再清晰些
l快2个小时的时间站着辛苦了,以后拆书家就坐着拆吧!
l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手段和手法(除了小组讨论的其他方式)
四、A2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