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来谈一下摄影。很多人写给摄影初学者的文章都是介绍相机参数,然后构图多重要,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没有必要搞得这么郑重。重要是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学摄影?
从我个人来说,我想摄影源于我对自然的热爱(别笑,没有煽情)。我想把我看到的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这就是最初的目的。我家是内蒙赤峰的,很多人一听到内蒙古就会想到大草原,然而我老家没有草原,内蒙很大,有草原的地方很少,更多的都是荒凉,尤其到了冬天,黄土和沟壑是永恒的主题,有时候老天看得厌烦了会铺上一层白雪。
老家的人冬天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打麻将,基本上除了小孩子都玩,也除了我。我在家里时会看看电视、看看书,屋里呆不住了就出去走走,有时候遇见受惊的野兔,会兴奋追出去一二百米,然后在气喘吁吁中看着它消失在视线中,再骂一声跑得真快。夜晚有时会在院子里看几分钟星空,然后在衣服被寒冷浸透后回到屋里。早上会在零下20度的温度下,拿着手机出去拍日出,那时候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太阳的重要,从日出前的滴水成冰,到正午时几乎接近0度的温度。
再来说一下为什么要买相,当然是我觉得手机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拍摄需求了。在买相机之前,我一个亦师亦友的长辈给我详细的讲了相机的很多知识,当时是听懂了,但是真正拿到相机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这么多按钮都是干啥的,说明书厚的跟一本小字典似的。
然后说下相机的选择,最开始考虑的肯定是价位,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能拿出多少钱来买相机,然后在这个价位下再去选择相机。微单和单反相比,单反更专业些,于是排除了微单。在半画幅和全画幅之间徘徊了一下,最后决定一步到位,选择了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全画幅相机。那些有选择强迫症的人,与其纠结相机的选择,不如多考虑买了相机以后能否物尽其用,不让它蒙尘!
刚拿到相机后,什么都不会调。正好模式是自动,就只会调焦虑,然后按快门。
这是我拍的第一张夜景图,自动模式(IOS6400),当时对这个IOS没什么怀念,不知道大多数拍摄,IOS1600就已经很高了。当时听人说夜拍一定要全手动,效果才好。然后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先用自动模式对焦,记下拍摄参数,然后我再把模式调到手动挡,把参数调的和自动的一样,拍照!看效果再稍稍修改下参数,然后我现在手动调的还不如自动拍的效果好,以至于后来很长时间我都是用的自动模式。就算后来我开始用手动模式,很长时间都不会看曝光指示,都是拍完看了照片是否过爆,再去调参数重新拍。那时候每天晚上拎着相机出去拍上一个小时,全是自动模式,也不开闪光灯,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就去拍,自动对焦对不到我就手动去调,眼睛死命的看取景窗,有时候感觉眼睛都快看瞎了。发几张那时候拍的照片
再发些白天拍的,我喜欢户外,基本上每星期都会出去一次
发一些中期拍的
最近拍的
图片比较少,对比起来缺少说服性,就是发出来让大家看看
现在总结一下我这个三个月来的收获:
1.对相机的使用进步最大,基本上能应对大多数环境的拍摄,能快速的调整拍摄参数。
2.观察力,这个我觉得基本没什么进步,我一直在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希望能发现平常我们不注意的美和特别的事物。然而这个东西,有关天赋;有关审美;有关博学;有关情操。我们身上的很多东西都会影响我们的观察力,有些东西可以练就,有些东西东西真的是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发现。这是一生都要学习的地方!
3.很难说我以前拍的不好,现在就好。进步的地方就是对照片的质量要求高了,以前拍完了后,会觉得自己拍的不错,挺有感觉。现在很少有这种感觉了,拍的照片也不会拍了就急急的拿出来上传。很多照片拍了就放在那里,有时候偶然感觉有兴趣了,才拿出来做一点后期处理。
4.以前都是被动的去拍,看到什么再去想怎么拍。现在偶尔会设想一个场景,然后去实现拍摄的想法。
5.后期:现在能简单的对照片做一些后期处理,PS刚开始入手学习。
我在加入简书之前,从来都没考虑过构图的问题,拍照的时候都是全凭感觉。好的构图固然会让照片完美,但是没有构图的照片未必不漂亮。发散的思维是创作的源泉,不要被构图限制了想象力。大家千篇一律的谈构图,都是那几种有限的构图,大家都按着构图去拍,那拍出来的东西是否都相似?有什么特点可言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是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对所拍摄的事物的热爱,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