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手机、电脑已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我觉得要想系统学习还是纸质书靠谱。我每天中午先午休半小时,然后再读半小时书。就是这每天中午的半小时,累积起来,一年下来还是要读不少书。这样的习惯我已坚持了六年。
新闻传播类的书籍让我了解到一些专业词语和一些新理论;书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认为蒋从大陆败退的原因是由于上下信息不畅,让人耳目一新,也令人很受启发。
《失落的卫星》,作者以自身经历记述了他在东亚旅行的见闻,让我看到某大国解体后,那些小国现在的公路、房屋等硬件建设和民众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那些民众看他,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人带着崇拜的眼光看来华的外国人那样,羡慕其富裕。也正是这本书,让我喜欢上了读游记类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口述实录《沙盘上的命运》,记述了现代大事件和民国风云人物的一些事迹。蒋家的没落,退台将官的落寞,令人唏嘘,几十年间,沧桑巨变,真让人感慨万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写的《北欧无穷人》,让我了解到北欧国家完善的福利制度。在典型的高福利制度国家芬兰,就算是外国籍的学生,也一视同仁,能在那里享受免费的基础教育。书中也比较了北欧五国的不同的福利制度,让人看到各自的优点和无法避免的不足。对比我国的福利制度建设,我觉得很多方面都像是在学习这些国家。
《明史其实很有趣》,作者穆子苏用轻松而不失庄重的语言一本正经地讲述明朝历史,并通过探寻事件背后的人物情感因素挖掘历史的真相,让读者在趣味盎然中了解那些皇帝、大臣和事变。建文帝朱允炆念及亲情,也是怕落得杀叔的骂名,要求军队不得伤及造反的朱棣,使得朱棣成了“杀不死的英雄”,最终造反成功。也是古代中国史上唯一一次皇室成员起兵造反成功的例子。而建文帝则在朱棣攻进皇宫后一把火烧了皇宫,他也下落不明,成了千古谜团。
刘勃的《失败者的春秋》,就像是在讲故事,却又是严肃地在对待历史。作者从纷繁的历史文献梳理中,脉络清晰地勾画出了一幅诸国兴亡变幻的画卷。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让我认识到文艺复兴不只是艺术上的运动,也是政治上的革新。认识到世界格局为什么是今天的样子。
王立群教授的《历史从未走远》,秉承了他一贯的客观讲述古代史的风格,在每篇末尾又来一段“太史公曰”似的评价。评语属于个人见解,可忽略,那些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确实值得一读。
《孙梨文集》让我再一次领略了作者朴实而又清新的文字。在书中,我了解到他的求学、参加革命的经历,也了解了那时的社会中的一些细节,了解了一些风土人情。我也感到作者字里行间透出的一些无奈和怀才不遇之感。作者也像众多文人一样,清高而不喜欢交际,也自然影响了他的仕途。
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全套按《历名篇》《人物篇》《认知篇》《商业篇》《人文篇》分为五册,作者的知识面的广度,令人惊叹。虽然书的一些观点我不赞同,但那些知识点确实让人增长了见识。
我读得最多的是历史类的书,其次是文学作品,因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又从事的是编辑工作,自然还喜欢读一些语言文字类的书,还有编辑校对类的书。例如《古代汉语语法词典》《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现代校对实行手册》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增长见识的有效的重要途径,而读书则是最简单易行的增长知识的方法。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杜甫在诗中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多读书,有利于表达,包括口头表达,也包括写文章。
我曾在一个古代汉语群里问那些同学们看快手的时间多还是看抖音的时间多,他们的回答是都不看。确实,看那些短视频可以了解一点信息,但也是可有可无的信息,很浪费时间。当你每天读书,坚持一周时间,习惯了从书中获取养分,就觉得玩手机真的很无聊,就像玩游戏一样,玩的时候很尽兴,结束后就感到空虚。
我从来不觉得读书苦,反而觉得其乐无穷。毛主席说“饭不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我还没有到达那个境界,但读书确实是我的一大“嗜好”。〔文/罗名旨 作者为媒体编辑,运作“编辑校对”公众号(editor-C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