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的基层是由被称为土头土脑乡下人构成的。
说乡下人土气,土字却用的好。乡下人离不开土地,靠种地谋生。从农业老家迁出去的人依旧保留着向土地讨生活的传统。甚至到了西伯利亚这样的冰天雪地依旧要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泥土可贵,可解背井离乡的水土不服。
种地的人受制于土地,极少流动,土气因为不流动而发生。
直接靠农业谋生活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一代代下去,似乎不太有变动。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天灾和战争引起的人口流动是极其微乎其微的。
耕种活动分工很浅,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因分工发生的人口聚集在农业社会是不存在的。中国社会发生的聚集社区,是农业以外的原因。
大多数农民聚村而居。原因有四点:耕种面积小、水利需要、安全需要、土地继承。
村与村之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他人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每个人也都是看惯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熟悉。
社会学里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机械的团结,是一种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一种是有机的团结,是一种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形成的社会。
乡土社会的熟悉感是从时间里空间上经常的接触而产生的亲密的感觉。在这一个熟悉的社会里,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这里的规矩指的是礼俗,从俗就是从心。社会和个人这里通了家。
乡土社会从熟悉里得到信任。“大家是熟人”言外之意便是信任。乡土社会的信任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熟悉环境长大的人,也是熟悉的、对物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他只需知道个别关联。看到蚂蚁搬家,老农会忙着去田里开沟。知道这个个别现象就足够应付生活了。
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对,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第一章总结: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下人组成的,具有乡土特性。用土来形容,是因为乡下人向土地讨生活,种地谋生。种地的人受制于土地,极少流动。于是形成了世代定居的常态。乡下人生于斯长于斯。孩子是在周围人的眼中看着长大的,周围人在孩子眼中是看惯的。于是在常年的岁月和熟悉的空间内,人与人形成了非常熟悉的关系。这种熟悉是一种亲密感、一种信任感。对“物”也是同样的熟悉。因为太熟悉了,人们只需知道个别关联就可以了,不需要思考普遍的抽象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