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读者的留言,姑娘是一名大专生,毕业前辗转多次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眼看着同学陆续都拿到了offer心里很焦躁,最后签了一家并不是特别满意的公司。因为不满意,所以入职后工作状态很差,内心特别想改变,又不知道如何去做。
我问她:“那么,你想要的工作到底是怎样的?”
姑娘回复说:“我不想在工厂车间里倒班,我想要一份正常作息的工作,朝九晚五,下班后的时间自己能自由支配。”
这样的职场规划是符合常规的,而且实现的难度也不高,所以我建议她先梳理一下自己的优势,然后在工作的同时寻觅新的面试机会。
“可面试需要请假的,如果我面试不成,又因此丢了工作怎么办?”她问道。
我回复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风险的,你可以暂缓你的计划,先攒些积蓄再换新的工作。”
“如果先攒钱,错过合适的机会怎么办?”姑娘继续发问。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毫不费力的收获,你人生里所有美好的获得,都需要付出非常的努力,要让自己心生欢喜就要一步一步弥补不足,完善自己。”我耐心地跟她申明。
显然我的回答并不能让姑娘满意,她陆续发过来大段预设状态的提问,一段段关于“如果”的纠结和困惑,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原因来自她的原生家庭。
我试探着问:“你是不是很少自己做决定?”
姑娘告诉我,是这样的,从小到大她已经了习惯凡事听从于父母的安排,父母做的决定都是为她好,而她只负责听话就好。
我问她此刻为什么想起要改变呢?
姑娘说,毕业的时候,父母在帮她安排工作,她本来没有异议。后来,父母觉得她年龄不小了,他们帮她物色了合适的人选,回家的时候顺便把婚结了。
结婚的安排吓到了姑娘,她21岁,人生还很漫长,没有准备也完全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早早地结婚生子,然后把教育孩子作为以后人生的唯一目标。
于是,她逃了。
姑娘背着父母在外地找了一份工作,只是这份工作无法与父母的期望相匹配。她很焦躁,很努力地想要换一份好的工作向父母证明她可以。但是,她发现自己似乎并不擅长做决定,做事总是顾虑很多,以至于还没行动起来,自己先崩溃了。
隔着屏幕,我能感觉到姑娘的恐慌和无助,很想伸手给她一个鼓励的拥抱。
我对她说:“你真是个勇敢又聪明的姑娘,你学会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开始改变的过程也许会艰辛,也许疼痛感十足,也许孤独无助,然而却没有人能帮我们做决定,只有自己亲手剥离过去,我们才能得以成长。”
后来我建议姑娘为自己内心做个梳理,然后选择自己最想改变的一件事去做,不要再为自己做预设。
事情最后的发展我不得而知,我只想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我是一个很拧巴的人,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自卑,我特别习惯否定自己,如果你让我列出自己的优点,我可能会词穷,我的亲人没有夸奖过我,所以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如果你让我说说自己的缺点,我定然会侃侃而谈,而且条理分明逻辑清晰,我对自己就是这么不满意。
因为不满,我特别想改变自己。
但每一次,我努力变好的尝试,都是失败的。
为什么?
我太在意给周围的观众一个交代了,做事常常瞻前顾后,不敢多一嘴多一言多一步前行,每次做决定总会预设很多未知的假设。我看了许多心理学书籍,渐渐试着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小孩对话,渐渐懂得这样的做事态度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建立必须由自己完成。
两年前,当父母再次跟我提出重新去考公务员的时候,我表示不想再做这样的工作。当时他们还说了什么,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只记得我对他们说:“我喜欢写字,我愿意为这件事去努力。”
我的声音很小,但是当我清楚表达出自己意愿的那一刻,心底的轻松与释然无法用言语形容。这件事之后,我发现自己比之前果断了很多。
我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让自己欢喜这件事上,尽管我普通又渺小。
亲爱的你们,如果你跟我一样爱自己,也请不要再为“如果的事”拧巴自己,别多想,尽管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