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了要如何对待时间,如何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下要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一开始想让大家先回想一下你日常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请问你知不知道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有没有意义?还是只是习惯性地每日重复度过每一天?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人现在的状况就是之前他每一次选择的结果。换句话说,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结果,那你应该做出更好的选择,而要做出更好的选择,那你就需要有更高的标准。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预先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很多人刚进大学,从原来要求严苛的高中学习中解放出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适应大学生活,整天耽于玩乐,荒废了学业。本来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认真地对待学习,可是他们却选择了相反的大学之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心中设立一个比较高的标准。
那究竟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呢?书中提到我们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应了他的“格局”。作者从“目标”“眼界”“信念”三个维度提出了四个格局。我们要做出更好的选择,就需要在现有的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零度格局:盲从(“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的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不管是什么格局,都应该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的选择。我们无须期望自己能有多么高的精神境界,毕竟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如果能稍微往上走一步,就能够看到一点更大的天地。
我们经常在做选择的时候只会根据可见的选择,习惯性从我们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做出决定;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受到“隐含假设”的影响,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比如一个高中学生想学动画制作,大学的专业也想选这个,但是高考失利让他没能读上,而读了国际贸易。大二想要蹭动画课,同时还要搞社团,感觉压力大,很迷茫。这里面其实学生有几个隐含的假设,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并且时刻受影响;有多少人和他一样,认为爱好与职业一定要统一,认为学了某个专业一定要从事对应的职业,参加社团一定是必要的,这就是“隐含假设”。再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公司无关痛痒的工作,自己渴望去大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想做一些有技术水准的工作,不停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渴望到一个能用得到所学知识的地方去,但却发现自己没底气,没信心,发现自己懦弱。这里面主人公同样受到“隐含假设”的影响,他认为工作职责会一成不变,大城市才能找到好工作,工作中才能学到技能,无法改变就是懦弱;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些“偏见”。其实只需要加以识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即可。工作职责不变你可否寻求调换部门的机会;大城市才有好工作你能否多方打听当地的公司呢?工作中学不到技能自己不能花钱参加职业培训和线上课程么?觉得自己懦弱不能从一点一点小改变开始逐步建立自信吗?
在打破这些思维局限之后,我们就又多了可能的选项,有更多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对这些“可能选项”进行尝试。
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1. 赛道假设: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这种假设的体现。
2.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的人认为人生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学画画认为长大就没用了;他们不会想到这些绘画基础对于职场中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帮助。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演讲中所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所以下次你要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着急下定论“这个有没有用”。
3. 僵固型心智: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能力,比如认为自己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遭遇挫折时就自怨自艾。
4. 零和博弈: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有问题就会有方法。书中提供了三种思维框架来突破这四种假设;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疑。我们常常会因为很多目标想要实现不知道如何处理而烦恼。当我们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往往会想着先实现一个再实现另一个,又或者想同时追求;但这两种方式暗含着迫切心态,每天都感到压力很大,心力交瘁。这时候你可以先把目标停下来,放一放,“悬置”起来。在停下来的时候(比如几天或者几个月),你可以休息放松,或去做不同的事情。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我们潜意识里会把整体分解成局部,把事物划分类别,建立区隔,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被认为划分成不同的学科。有时候它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利器,但有时候也会局限我们的思维。我们要尝试发现工作与爱好之间的潜在关联,尝试它们统合在一起。比如我前段时间听了西方一些奢侈品设计师的起家故事,发现有些有些好的设计师原来可能是某方面技能特别出众的,有可能是建筑方面(比如Dior最开始理想是当建筑师),有可能是手工艺方面(比如Jimmy choo)。但最后成功了,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例如你觉得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不妨可以尝试变得主动而享受;爱好也不单单仅是消遣而已,可以由“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比如你喜欢打游戏,可以设计游戏;你喜欢写作,可以投稿赚稿费。今天有很多大V就是“玩”出来的。
但是,有了更多选择之后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选择太多。我之前给学生播过一个记录片,就是讲大脑的决策机制的。当选择的东西超过三个的时候,人常常就会因为选择过多而痛苦,不知道如何选择。我们可以从多维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从源头出发,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你想得到什么。这一步叫作“重新定义问题”
第二步,就是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这一步叫“因素穷举”
第三步就是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权重赋值。
第四步就是列表,依次对各个因素进行打分,取得分最高者。
最后,你要明白人生其实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我们可能高估了单次选择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轨道是可以被修正被重塑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前两章讲得是时间和选择,写得有些多,因为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时间不够用,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没利用好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对待时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假如你连想要什么都没花时间想明白,那给你再多的时间你还是不够用。今天分享到这里,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给我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