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感触特别深刻,因为不管在我亲人眼里,同学老师眼里,再到现在的同事眼里,我,一直是一个做事情很着急的人。
在得到的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各类知识,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营销,概念,理财,听了一百多本书,这些知识像一块块砖头,不断累积起我自己的高楼大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很多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善于思考和动脑的人,他们所总结下来的经验,值得我们再去做深入思考,从而最终得出自己的东西,人类就奇妙在这里,我们永远都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现在仍然记得,小时候,急急忙忙的吃完饭出去玩的情景。别人一句话还没说完马上就急的打断;等到自己长大一些,在学校学习知识,还是急急忙忙的,这句话还没看懂就急着看下一句;甚至在高三那一年养成的快步走的习惯,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在走路的过程慢下来,除非自己下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步伐;工作中还是一样,一遇到紧急情况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和他人沟通过程总是打断别人的说话。
我在克服这个毛病的路上走了很久,很久,很久。
直到有一天,我在得到上听到一本叫做稀缺的书,这本书讲到稀缺的概念,稀缺不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而是指一种会让人产生急迫感的稀缺心态。
- 稀缺会导致管窥效应,某些时候稀缺确实会提高效率,让我们更加专注,因为那种情况很紧急,我们不得不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情上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稀缺会导致借用,习惯性的透支未来的资源,从长期来看,使得我们更加资源匮乏。
- 稀缺会导致没有余闲,这也是穷人和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这一点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
- 稀缺会引发带宽不足,导致我们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也是在最后一点上,我真正意识到着急真的是一种病,我一定要治好
在学习时间管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安排的非常紧密,甚至上班路上,下班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内容,上班时间更不用说,使用 GTD 和番茄工作法不断的完成一件件事情。
直到我那一天真正自己站出来了看自己的状态,我发现,我还是在急急忙忙。
从这本书里面,我们知道了稀缺这个概念,因此下一步就是找药,我很庆幸,在听笑来老师的课程和李翔老师的知识内参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因为长期以来的冥想习惯,我已经养成了一种旁观自己的心态,但是当我听到这段话:
必须敲黑板
原来当一个人能够识别和认识自己所发生的每一种情绪的时候,自己的体验便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识别程度越高,我们对情绪的识别能力就越强,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就越强。
用笑来老师的话说,就是调整关注焦点,当我们在着急情绪产生的时候,我们调整自己的焦点到关注情绪的种类上来,这就是药!
终于,我找到了药,在几天时间的体验过程中,我恍如踏入了另一个世界,我第一次享受到知识给我带来的这种惊人的变化,我没想到,困扰我几十年的难题,这样被破解了。
这个技能我相信你已经 GET 到了,当这扇门打开的时候,你就无法再关上它,这个技能如果你能悟到更深层的的东西。自然更好,事实上,如果你只悟到怎么治自己着急的病,这也是对自己终生受益的事情。
总结:着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时间资源的稀缺,缺的不是物质,而是让人产生一种急迫感。
治着急的第一步就是识别自己着急的情绪,甚至可以用,有点急,着急,非常着急,十万火急这样的词语去细分自己的着急情绪,人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是千差万别,天壤之别,差异巨大的(体会深刻)。
而我所提供的药的本质,其实是调整关注焦点。
最后,知道调整关注焦点容易,知道把焦点调到哪里才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