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对苦的最初记忆是小时候生病被父母联手灌药的场景。老爸抱着我,我坐在老爸腿上,脖子里围着围裙,小腿被老爸用双腿紧紧夹住 ,两只小手被老爸的粗糙有茧子的一只大手,紧紧攥着。另一只手捏紧鼻子,老妈舀一勺苦苦的药,一下子灌下。喝完了 ,塞块糖,再给甜甜嘴儿,去去苦味儿。我小时候身体素质差,一年里季节交替时,怎么也得生几场病,医生给开药片还好,我能很痛快地喝了。可医生根据病情,有时会开中药,有甜酸味的,我也能自己乖乖喝了,然后后得到一块糖或者一个苹果的奖励。可要是喝一口,是苦的,那是咬紧牙关坚决的不喝。于是,就有了被强制灌药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唉!那个时候,又有谁能拧得过爸妈的联手呐。等我长大后,成家有了孩子,有时也会复制爸妈灌药的模式。或许每一个孩子都曾经被家长捏着鼻子灌药,这应该是不肯主动吃苦的代价吧。
相较于被动吃苦,就有主动吃苦。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主动吃苦的时候寥寥可数。让我主动吃苦的是苦肠。
苦肠:一般称为肠皮,是猪小肠的一种附产品,小肠下接盲肠俗称苦肠。收拾干净后,一般是用猪肉为主料灌肠。
小时候家长为了能在有限的生活费里,能让家人多吃点肉,也会买些苦肠吃吃。最主要的是它可以清热利湿、解毒降火、凉血。对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现象有改善作用。即可以解馋,又能治病,两全其美的事啊。用大葱丝,青红辣椒丝,醋,生抽,香油调拌均匀,我还是喜欢吃点的。嗓子疼了,吃苦肠总比吃药要好的多呢。
有时老爸也会用大葱切斜段儿,大蒜瓣儿拍扁,加酱油煸炒,也是很好吃的哟。
对于苦的理解,有些源自于小时候看的电影《苦菜花》,虽然看了这部老电影已经过去许多年 ,但是里面冯大娘(曲云饰)与小女儿曼儿在牢房里的对话,有关苦菜的,一直记忆犹新:“苦菜的根儿苦,但它开出来的花儿是香的……”那时候知道了苦菜是苦的,但是一直无缘见到,也一直没机会尝一尝。后来上班了,厂里的空地,路边有像小菊花的黄色小花开的正艳,听老师说那就是苦菜,摘些嫩嫩的,凉拌或是泡水当茶喝,败火。
哎呦呵,说到败火,好像苦的都能败火吧,比如牛黄,比如黄连。说到黄连,想必它应该是最苦的吧,要不人们常说:“命苦如黄连”呐。反正我牙疼时吃黄连上清,苦的直皱眉。
除了吃苦,还有喝苦呐,喝苦?喝茶呀?我从小就喜欢喝茶,不像许多小孩子嫌茶苦,其实他们不知道茶初入口,香味、苦味过后,那慢慢漫上喉头的滋味是甘甜的,鲜香清甜与初入口的苦强烈冲击,让人回味无穷。老爸曾经告诉过我:好茶,能用其清爽鲜美的茶韵盖住茶汤固有的苦涩,能让人口舌生津,且能品味到清甘的口感,回味悠长。“苦后回甘”是对品评好茶的一种,是否也可以品味人生,当你经历过苦后,总会有回甘的时候,甜蜜的日子还在后面。人生如茶,苦尽甘来,慢慢享受人生吧。
人总应该吃些苦的,没有吃过苦,怎么能知道甜的甜,甜的美。你看看那些英雄,雄才俊杰,有那个没吃过苦,正是苦难成就了他们。
忘了是什么时候苦瓜在济南市面上上市,又以怎样的的神速红遍济南,让众多的人争相食之。我也不能免俗,在同事们的一再推荐下,去菜市场买了苦瓜。那时觉得这苦瓜“长的”可真“丑”,浑身上下疙里疙瘩的。同样叫瓜,没有西瓜细腻光滑,不像人家穿着花外衣,碧绿的外皮上有深绿色条纹。也不像冬瓜,碧绿碧绿的,虽然有白绒绒的细小的“刺儿”,但是也是光滑的好吧。噢!您说,黄瓜也有些“疙瘩”,可人家的不都是细小的嘛。哎,还是别抱怨了,各有各的美,只是与我的审美观不同而已。
卖菜的人还热心的告诉我,用盐杀一杀,苦味会轻点,我不由的笑了笑,我这都来自找苦吃了,还在乎苦味的轻重嘛,不过人家的好心我可得领情。我回家就用开水汆一下,加一点儿的盐,香油简简单单调了调,那苦味我还能承受得了。心想买苦瓜吃,这是自找苦吃咯。在生活中,我们又做了多少自找苦吃的事儿呐,不是每件事都能像喝茶,能够苦后回甘的。
人们为了遮住苦瓜的苦,用蜂蜜,用香蕉,用紫薯,美其名曰“苦尽甘来”有意思?没意思嘛?!其实有没有意思都无所谓,关键还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吃点苦的好,吃苦的时候,想着苦后回甘。在你苦不堪言的时候 ,想想苦尽甘来,未尝不可苦中作乐,当苦过去后,会有甜蜜蜜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