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起至今
囤书逐渐成了一种知识阶层的流行运动。
相对于一次买一本或几本书,囤书是一次性购买大量书籍:少则二三十本,多则五六十甚至上百本。
囤书的人按身份划分有大学生、职场人士、年轻辣妈、高校教师......按京东去年发布的图书收入估算,总人数在100万左右。
他们有四大共同特征:
学历:大部分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组团:加入多个购书群,有活动就第一时间分享;
分享:都享受购买书快感,并通过社交网络晒图;
囤积:买的书都远超能够短期看完的数量。
囤书者们广泛分布于微信群、QQ群、豆瓣读书等各种社区,具有强大而统一的共识:有活动,买买买。以及互利机制:分享优惠券,帮助其他人囤书。
豆瓣著名的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
旧购未及阅,新买已迭至;越囤越多,越多越囤。
沉浸其中者患有一种类似于女性买衣服鞋包的“瘾”,大都选择放弃治疗。
文末有惊喜福利
从藏书到囤书:历史传承的自觉
囤书群体的出现不是偶然。
首先,中国人“自古”就有藏书的传统。
石渠阁、天禄阁、兰台、奎章阁、国子监、翰林院等政府机构大都因书而设或具有藏书功能。
即使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也设有专门的藏书机构。元朝有奎章阁,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抄录七部,分别藏在全国七个国立图书馆,江南就占了3个。
民间的私人藏书更是层出不穷。
除天一阁、皕宋楼、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等著名藏书楼之外,大大小小的藏书阁、藏书楼、书斋几乎遍布全国。
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私人藏书,当属上个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里发现的隋唐时期僧人所藏的敦煌文书。众所周知,距今八百到一千年的宋版书的市场价格和黄金划等号,存世的宋版书估计也就千百部。而敦煌发现的早几百年的唐代经书就3万件。保存至今,实属奇迹。
官方和民间都喜欢藏书,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中国人天然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且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天下第一等好事无非读书”、“学富五车”、“汗牛充栋”、“诗书传家”等俗语、成语都凝聚了中国人对读书人的崇高评价。
囤书和藏书之间有区别:囤书藏、阅兼有,而藏书重在藏。而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二,这是对过去阶级斗争和物资匮乏年代的一种拨乱反正和反弹。
在上世纪50-70年代的特殊历史时期,读书和藏书都是危险的行为。
各种非马列的传统和国外经典一律被当成封、资、修“毒草”加以毁弃。这种极度愚蠢的自我文化阉割行为被终止后不久,又出现一波经商下海热潮,人们争先恐后要做生意发大财。
80年代到90年代,一本新书,在绝大部分非省会的中小城市,除了新华书店外难以同期上市。私人书店数量不多,也导致大部分读者无法直接买到想要的书籍。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已成过去式,读书无用论的遗毒却时有发生,浊浪泛起。短短几十年经历种种社会思潮动荡,个人和群体都需要精神上的寄托。
时代环境:公共阅读的缺位与消亡
公立图书馆如今的地位很尴尬。
除了一线城市,大部分公立图书馆多在老城区,大部分藏在深闺无人识。图书馆的自我封闭和门槛也抑制了读者的积极性。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图书馆都是门可罗雀,到了区县乡镇一级,图书馆或者图书室基本上成了摆设。
而国营书店和民间私营书店,虽然整体书籍品类齐全,但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大书店如方所、新华书店,能够提供的书籍有限,经常有好书缺货、断货、无货的情况的出现。极少数如清华旁边的万圣书园,号称有十万种书,能够涵盖到绝大部分的重要新书,但万圣书园也只是个案孤例,且主要还是集中在社科文学类。
实体书店还受到持续不断的电商冲击,江河日下。前些日子不时爆出知名私人书店关门消息,公共阅读空间的萎缩和消亡速度比预想的更快。
一言以蔽之,中国人的公办阅读场所,在实践程度上是基本缺位状态。
与新书难得相对的是旧书市场一度的繁荣。
直到现在,每个稍具规模的城市都有旧货市场,其中不乏旧书店。
像北京,除了遍布各个区的中国书店在经营古旧书籍买卖,还有每年两次的春秋季地坛书市和北大周末旧书集市。
旧书因为主人的离世、出国或处理闲置书籍等原因而从个人手中流散到市场上,还有一部分旧书则从公私机构中因为库存处理、机构变革、破产甚至盗卖等因素进入流通市场。旧书对于买不起新书或者希望寻找重要的绝版书的人而言,兼有“淘宝”和“捡漏”属性。
囤书:出版社、电商和读者的三方博弈
囤书行为也可以说是应时代而生。
首先,必须有一个稳定且不断扩大的买方市场。
除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外,社会上一直存在一个稳定的购书群体:大学教授大都有买书的习惯;职场人士会有针对性的购买专业书籍;特定兴趣领域的人群则会购买自己关注的类型。
他们在图书价格稳定(没有折扣或者折扣不大)的情况下保持有买书的习惯,这是最大的种子用户群。
这样一批用户在他们所处的圈子中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互相之间也能够推荐和影响,通过分享资讯和购买清单,增强群体的共性,并在选择上出现部分趋同。
其次,让市场持续扩大的一针关键性催化剂。
具有营销能力和丰富资源的出版社,联合海量用户的电商,将书籍营销推向高潮。
前者典型代表有中信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凤凰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以知名度最高的中信出版社为例,中信极擅长整合资源及对书籍进行挖掘包装宣传和营销推广。中信每年出版的热门书籍至少上百种,重点书籍大都会邀请行业内的KOL来站台,为即将上市的新书进行大规模背书,引领一场接着一场的全民读书热。每年占据畅销书榜单中的大多数皆属于中信出版。
中华和上古两家单靠历史传承的各种经典古籍版本,即使吃老本也能延续百年。
商务光一套至今尚未出完的汉译世界名著系列就足以彪炳千秋,遑论其他。
凤凰出版社大量的影印版图书,皆可堪称大手笔大制作,而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则是声名远扬的重要出版物。日本及欧美重要史家的代表作均有收入。
北京大学出版社则依托丰富的师资资源,出版了一系列大众和小众的图书,例如博雅系列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三联书店和广西师大的看家本领都是人文学科系列,广西师大的理想国系列,是现当代思想界的标杆性读物。也为其争取了足够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以上出版社读者群体十分相似,也都具有满足读者需求的出版能力,为囤书的产生创造了最基本的主客观条件。
再次,价格是影响购买的重要因素。
现在的图书价格较十年前上涨至少3倍,比之二十年前则有五到十倍增幅,可选的书籍更是百倍千倍。藉由电商的打折、满减和送券等促销活动,实际购买价格很划算。
比如一本定价100元的书,打完折80元,每满100-50元,再加上满200-100的券,最后可以做到20元拿下,相当于原价的2折。
白菜价买到心仪好书无疑是捡了大便宜,这刺激了有大量时间购书的人群。遇到特价加活动,能以一本书的价格买好几本,此时不剁手更待何时?
到这里还不能完全解释囤书的动机。
将买书定义为一种低成本投资就很容易理解。
买书不像买房或收藏古董字画。它的单价相对极低。一本书最低可以定价2折到3折的价格买到,享受到“赚”的感觉,给人心理上带来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近些年文化热的持续是囤书的重要影响因素。
逻辑思维的得到APP、樊登读书会等知识付费项目的热潮,助推了一波购书热情。
对书籍的热爱、活动带来的“捡漏”价格、大批量到货的心理满足感,共同形成了囤书行为的持续动力。
囤书的理由,最有发言权的是囤书者自己。
囤书者大都会围绕某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针对性囤书。社科爱好者囤积学术研究,古籍爱好者的影印古籍,辣妈爱囤绘本藏书,人文爱好者的地理地图书,收藏医学书,日本漫画等,类型多样,品种不一。
客观作用:催生衍生服务生态链
从囤书到藏书,不仅让电商得到蓬勃发展,出版社兴旺,还催生了一大批周边服务产业。
这些书籍相关的APP或者网站包括至少以下几类:
一、垂直买书领域:典型代表如孔夫子旧书网,是最有影响力的二手书和收藏级图书的交易平台,此外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笔者曾经在上面淘到过一套90年代的经典童书;
二、购书资讯平台:最具代表性的有缺书网,通过缺书网可以获得最新的购书资讯,以及比较各大平台图书的价格差别及价格变化趋势记录等,极大的方便囤书者;
三、囤藏书籍整理:实用类应用,如晒书房等,通过扫描书封底的条形码,直接将书录入,可以让囤书者将囤书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分类,了解每种类型的数量和明细,便于检索和管理;
四、书籍阅读辅助:如各种读书笔记类型应用。
再看看几家最有影响力的大电商的囤书区别。
当当:每个月都在搞图书满减活动,频率是最高的,但实惠度一般;重点是大部分在其他平台无法买到的近绝版书,很多可以在当当上买到。并且当当的图书价格波动十分诡异,有时候可以以低到超乎想象的价格淘到超值图书,很多人体验过在当当上以一折的价格买到十分珍贵的书,笔者最难忘的一次是以38元买到一本380元的国家博物馆图册。
京东:平均每个季度会有一场大活动,最大的集中在618和双十一之前,2016年的那次双十一最为夸张。近乎不限量赠送满200-100元、满300-150元的购书券,再叠加每满200-100元的活动,很多热门书籍都能做到满600元实际上折后只花150元即可拿下,相当于折后2折的价格。买到最后囤书的人群都无力再买。
亚马逊:活动力度不大,每个季度会有满200-100或者满100-50的活动,2016年年底还有过3折的活动,买过一些不错的书,现在力度都小了。优势在于原版书的品类会稍胜于京东,但目前这项优势已经慢慢减弱。
中国图书网:特价库存旧书的重要购买来源。笔者在上面多次淘到过已经十几年的绝版断货书。活动本身的促销反而并不是那么重要。
囤书的未来
囤与读之间:读书的等级层次
囤书是一种爱好,不必贬斥;
读书是一种爱好,不必过于高尚化。
如今看来,十多年前年开始流行的郭敬明的青春小说和当下玄幻小说的滥觞,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教育了很多人获得甄别的能力。
通常来说,人会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更加具有辨别能力,但这个过程因受教育程度和所处环境而呈现不同。
有识者或多或少会嘲笑一批低水准、低品位的作品和其人群。部分愚昧者开始慢慢从低水准的书籍中觉醒,对过去自己的阅读类型感到羞愧。
南怀瑾系列之类既非学术亦非经典,本质是以普罗大众喜好的方式诠释经典,主要功绩在于劝人向善。但如作为研究学术,则漏洞太多,学界也无任何承认。
人们也会对另一些具有浓郁市井气息的作品趋之若鹜,一如当年禁书金瓶梅的流行。
争鸣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大师之间的辩论,学术必然有高低之分。就在这样既有阳春白雪又有城乡结合部杀马特文化的时代,多元化中孕育着勃勃生机。
随着囤积的书数量越来越多,已不只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得加一句雅好囤书逼格高。让孩子从小在书香熏陶中成长,让书房真正成为最好的学区房。
而囤书者对于周围人群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迟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出羊群效应,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买书、读书的行列中,成为其中一分子。
至于要不要继续囤书或者加入囤书大军,想必读者心里都有了答案。
本期赠书
留言说出你的囤书故事
集赞前2名的同学可获一本精美的
价值58元的《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
罗威尔 编
中信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定价:58元
注:留言至少需100个赞
本文作者:二里头单于,国立蛮夷大学历史系盗墓专业出身,现就职某互联网公司负责运营,博物馆发骚友,涂鸦爱好者,囤书几千部的重度藏书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