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有妈妈的陪伴,而我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童年的回忆里妈妈没有留下太多的身影。
那时的网络还没有现在如此发达,唯一能搭起与她之间联系的就是那根不知通向何处的电话线。
“儿子,你长高了没有?在家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
这是我记事起在电话里听过最多的问候,声音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如果不是有“儿子”二字,我还真以为是一个与我没有丝毫关系的人在通话,一个问题被重复问得太多次,有时不知如何回应只好把电话推给奶奶。
转眼我已上小学,看着校门口别的孩子跟妈妈有说有笑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羡慕,可能是习惯了一个人上学,反而觉得无比轻松没有太多束缚。
记得那是快要过年的时候,妈妈在电话里说,“儿子有没有想妈妈,明天爸爸和妈妈就坐车回去过年。”
听到这话心里竟有点害怕,那种害怕是发至内心的。
他们回来的那天我没有跑出去迎接,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生怕有人冷不丁闯进来。
“阿军,你这孩子在房间里干嘛?快出来看看你妈妈给你买的书包。”
外面响起奶奶的声音,我透过门缝看着奶奶手中的书包,那是一个黑色的书包,上面印有我喜欢的卡通人物。
看到书包的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可能是感动,又或许是高兴,因为奶奶手中的书包正是我哭着吵着闹了很久想买的书包,准是奶奶告诉妈妈的。
春节很快就过去了,看着妈妈收拾着第二天离去的行李,我心里别提多开心。
他们回到家的那一刻起,我原本平静毫无波澜的生活就此被打破。每天像被铁链束缚着一样畏手畏脚生活着,也许是他们过于热情让我一时之间不能适应才导致我出现这样的心理。
上了初中以后,离开生活已久的家住进学校集体生活的宿舍,那句重复的问候就再也没出现在电话里。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发生变化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叛逆青春期”。
有的人被束缚住了成为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而有的人挣脱了那种束缚成为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
很显然我是从小没有那种束缚的人,有的不过就是电话那端几句短短的督促。这使我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尽情狂奔着,驰骋着。
旷课,打架,抽烟喝酒,早恋……
违反校规班规的事差不多我都尝试了一遍。
“你真的是让我太失望了,以后我不会再管你了,随你想怎样就怎样!”
电话里的问候在我不懈的努力下变成了责骂,以往温和的语气变成了歇斯里底的哭泣。在某个时刻我为哭泣声忏悔过,但没能让我回头是岸。
“你什么时候又管过我!”
这是一直很想对她说的一句话,不知为何很多时候字都在嘴边了最后我还是咽了回去。
我的童年是没有母爱,是不完整,但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读书条件,可我却没有去珍惜。
如今她不再用电话和我联系,因为她现在就在我的身边。
“说了多少次戒烟到今天都没戒。”
“今天天气冷多穿点衣服。”
“都这么大了该找个女朋友了。”
……
小到生活琐事,大到人生大事,她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而我给她的回报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有一天在手机上无意翻到她年轻时候的照片,那张照片尽管不是那么清晰,可还是看的出那时的她是很漂亮的,方正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天下没有那个父母真的愿意在孩子成长的阶段不陪在他的身边。
看着照片再与现在的她做比较,我是真的流下了眼泪,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想打自己一顿,想臭骂自己一番,可一切都于事无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也许不久的将来与我厮守一生的人会出现,与她相处的日子日子会越来越少。她也不期望我能为她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趁现在有时间能安安静静陪在她身边便足矣。
写到这里我也才发现,其实每个人与妈妈之间并不会发生什么可歌可泣的事,有的不过是最为普通的亲情,不同的是这份亲情形状各异,可大可小。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不管是手机里面的你还是现在的你永远是那么漂亮,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