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个论坛,讨论的主题:时间管理。
对于时间管理,交流者强调了一条重要的原则:“要紧的事先做。”也就是说要事第一,永远是我们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紧急的事情呢?我们如何在在知道方法或原则的情况下去实践呢?这个话题显得尤为重要。交流者提出了12个字:“外靠工具,内练思维,不断训练”。
我自己的感受和总结是,一个人良好的习惯是行为自动化的前提。在良好行为的驱动下个体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特定的情况下就能按规则去行动。因此,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时间管理”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习惯。当我们有了好的习惯,我们的时间管理就会越管越好,同时生命就会越来越丰富。法则是跟习惯息息相关,所以养成习惯是首要的任务之一。(以下是我收集和整理的内容,均来自网络)
第一,抓住黄金时段。
时间管理的两个黄金时段分别是:睡觉前;起床后。每天睡觉前花5-10分钟时间来安排第二天的事务。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对于头天晚上制定的计划可能又有了点儿改进的想法。
第二,设定计划。
1、设定每天,每周的最重要的事。设定每周、每日例程可以使你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得到极大的简化。更重要的是,使你掌控自己的生活,而非让任务处在搁浅之中。没有日程,我们就不太容易对新进入的信息说不。掌控自己的生活,设定日程,并且跟着它走。每周,列下你需要完成的重大事件,把他们排进日程表。每天,列出1-3个最重要的事。这样,你的每一天和每一周都被设定了目标,与其盲目的去完成那长长的任务清单,你总是在完成那些最重要最有用的事情!
2、建立简单的列表,并每日查看
尽可能的维持列表简单化。不要增加复杂的系统,也不要持续尝试新工具,以免时间上的浪费。尽可能的使用简单的清单方式,因为你注重的是如何执行的任务。
第三,立即行动。
状态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想好了就立即去做,不要一味地思考,而不付诸行动。让呆会儿再说的习惯,变成立即执行的习惯。
第四,时间管理方法。
1、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顺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地完成6件最重要的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2、帕累托原则。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只要没有A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
C.紧急但不重要——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有闲工夫再说。
3、麦肯锡30秒的电梯理论。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4、简洁就是速度,条理就是效率。简洁和条理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办公室的美学、工作的美学。我们应当养成如下良好习惯:
**物以类聚,东西用毕物归原处。
**不乱放东西。
**不整理好的东西编上号,贴上标签,做好登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勤于记录。
**处理文件的3个环节:迅速回复;迅速归档;及时销毁,没用的文件要及时处理掉,以免继续浪费时间和空间。
每天问问自己:
如果每天都有86200元进入你的银行户头,而你必须当天用光,你会如何运用这笔钱?
每天每一个人都会有新的86200秒进帐。面对这样一笔财富,你打算怎样利用它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