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阅读,大多数从手机而来,其中不少的文章我们定义为鸡汤。
为什么鸡汤文会火?
真实的鸡汤抚慰人的胃,鸡汤文按摩的是人的心灵。
既是按摩,就是短暂的缓解痛苦。解构鸡汤的文章会发现,通常标题就是一个论点,然后举几个例证证明论点。这个结构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例证上。
譬如一篇文章如果主题是:当女人有钱,还要男人干嘛?就会举A小姐如何被男人伤了心,奋发图强后大彻大悟,男人不值得爱;或者B小姐遇到一个抠门男人,自己挣钱多以后觉得花自己的钱自在等等吧啦吧啦。
都是套路啊!
首先,这类文章都属于三手甚至四手知识,因为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简化、极端化的表达观点,甚至是由于各种动机带有情绪化和个人经验的表达。其次,例证不具有大概率的代表性,甚至是极个别现象。
还说上面的举例,如果你去想象一下这篇文章背后的作者,她大概不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女主人。可能是身边有一个不如意的男友或者失恋了,也可能单身在写别人的故事。因为我们最容易表达的,要么是自己经历的,要么是身边人经历的。既然没有另外的体验,写出来的也是自己片面的经验。
而为什么说这样的文章是三手甚至四手的知识呢?"一万小时定律"大家都听过吧?大意是如果你想要在某个领域做的出类拔萃,并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坚持一万小时的练习,你也可以做到。其实,这已经是三手知识了。
一手知识在哪里?
"一万小时定律"最早来自于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73年与合作者威廉·蔡斯共同发表的一篇论文。论文首次提出“十年定律”,他发现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中有5到10万个棋局组块,他推测这需要花费10年的时间。
93年,埃里克森基于西蒙的研究,和另外两位同事一起发表了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业变现中的作用》。
这才是是一手知识。
后来,由于很多人对于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误读,埃里克森与2016年再次出书强调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能保证一个人成为大师,这本书就叫《刻意练习》。书中的数据也并非一万小时,而是通过对比不同成绩的小提琴学生的数据得出,成绩最为杰出的学生花在练习上的时间相对要多。
但是,这个逻辑并不是反过来也成立的,也就是不是说练习的多就一定成为大师,这和天赋以及练习方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种对于一手知识的忠实转述,就是二手知识。
再后来,有个叫格拉德威尔的人,根据埃里克森的论文出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异类》。全书没有提及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书中他充满激情的表达:
"人们眼中的天才,并非天姿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这就是简化和极端化的三手知识。
"一万小时定律"在公号圈着实火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看了都觉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加入了各大实践阵营。践行必有成长,只不过,真的没人能保证谁成为大师。
有的公号推出来的文章标题就叫:一万小时,让你从小白成为大师。
这是四手知识。
太多的成功大师在各种场合结合自己的经验解读自己一万个小时的成长,告诉别人只要坚持一万个小时,你能在任何领域卓尔不凡,然后推销自己的成功模式和方法。
这样的三四手知识读来快感很多,含金量却很少。只讲一个观点,却加入很多的佐料,再加上鸡汤,看似味道鲜美,让人欲罢不能,却很容易掩盖真相和浪费我们的时间。
知道知识的分类,还要懂得如何区别。这个我们下次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