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很多事情当被提醒,被拯救时就晚了,是不是这样呢?
最近儿子说减肥,晚上不吃饭了,所以我下班回家也没什么事。摸摸腰上的肉肉,狠狠心说今晚我陪着儿子,体验一下不吃晚饭的感受。晚上不做饭下班后时间就显得很充裕了,先跟着电视做了半小时瑜珈,活动开手脚去楼下操场,慢跑一圈400米吧,就气喘吁吁,两腿发软,顺着跑道走了几圈回家,看着凌乱的家,先把脏衣服扔洗衣机,准备换被子,就在拆被套时抬头看到墙上的时钟,已是21:59!晚上超过23点上床,就会影响睡眠,所以一般22:30分就应该坐到床上了,第一次真真切切的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
之前感叹时间“飞快”,那多是别人的经验,或者在回望漫长岁月时,遗忘生活片断后,也会学着别人的语气感叹一下时间如白驹过隙。
当我拿起书想读时,发现再怎么紧蹙双眉,眼睛还是看不清,戴上老花镜阅读速度减低了很多,以前看五行字的时间,现在最多看一行字,有时很是担心,如此下去,以后会不会更慢?心里有一种小小的恐慌,于是就起趁着现在,尽力多读一会书吧,偏偏当你拿起书时就是休息的时间到了。那天问他,现在的时间为什么变得快了呢?他说,以前你很少去关注时间,所以从来没有紧迫感,因为那时的你最富有的就是时间。
所有的资源只有在不充裕时,才会被重视。常有人将感情比喻握在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紧留下得越少。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为什么还会去握得紧呢?不就是因为发现有裂隙,想挽回吗?大家都想问,在此之前为什么不做好了呢?
全世界都在呼吁“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哪一句标语不是血的教训后的总结?
目前“新冠”疫情,满屏科普后大家都知道“勤洗手、不聚集、戴口罩”,“强身健体”、“健康饮食”,如果一直这么做了,何至于今天?这本不是应该常态化的事吗?一定要等到需要挽救时才知道紧张。
有人说需要拯救时就晚了,我倒不这么认为,比如我发现时间过得快了,我就会特别珍惜时间,再不敢像以前那样肆意去挥霍,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会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再比如发现感情需要挽救时,积极付出,找对方式,总比放弃好一些,哪一般毁灭的感情不是伤筋动骨的,不管爱情还是友情;爱护环境,给子孙后代一个美丽的未来,现在做起晚吗?如果现在还没发现才是毁灭呢!对于“新冠”,尽管走了弯路,得到了警示,就立即遵从,且人人自觉讲卫生,锻炼身体;就减肥来说,发现腰粗,行动不便时,才被提醒要减肥了,如果行动了,都不晚,这时如果还不警醒,任由身体发展,那才是真的晚了。所以,当你感觉到时,就该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