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 复盘讨论
议题一:给孩子定规矩很模糊,对规矩的制定和执行都很弱,怎么办?
P307 当分歧发生时,与其陷入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中,不如鼓励孩子用合作的态度与我们一起找出解决方法。
用双赢的态度,给孩子空间,跟孩子协商,让规矩变得有弹性,妥协换成合作的谈判,让孩子真正的参与进来,让他能真正的表达出自己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去执行。
议题二:第302页一句话:当我们学习倾听孩子内心的愿望时,我们开始辨别出哪些是出自他们的“自我”,哪些是对真我更深层东西的表达。那么该怎么去辨别孩子表达的愿望是出自“自我”还是真我?
P304:对真我的表达是了解自我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可以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完整的需求。
真我的表达:比如安全感,认同感,自我价值的表达,需要认同孩子。自我的满足:比如攀比心,在外的物质。当然也有可能这个阶段需要外在的东西去提升自信心,这个就需要家长的觉察力和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力,亲子关系,你们之间的感觉更加重要!不能完全都按书本来,大的原则性问题一定要遵守,不断地觉察,复盘,更新。
议题三:关于孩子表达的愿望如何把握这个度?既要尊重孩子又要远离盲目的溺爱?
有时候规则会让家长担心给孩子自由度不够,是否有放松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满足。规则适合自己就好,不一定适用所有人。注重孩子的感受,感受好的时候,就可以执行下去,感受不好的时候需要调整,找到一个平衡的点,最终孩子之间的差异。
议题四:第19章提到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给孩子空间让孩子成长。如何让孩子在生活中独立主动一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家长想让孩子融入到家务中,不再让孩子觉得这都是妈妈应该做的。
给孩子设立适合你们两个人的规则,需要双方一起商量,一起执行。如果设置的规则父母都做不到,孩子也有可能不会执行。妈妈要觉察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在哪。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收拾书桌,洗袜子,自己收拾书包,就算做的不好也不要急于去指责,让孩子习惯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不做,就要接受乱糟糟的环境。
议题五:以前最爱的孩子为何现在都不愿意正眼跟他沟通,无心听他说话?
P320,尊重内心的本质、敞开心扉、创造交流、走进当下。
妈妈要先照顾好自己,爱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自己有信心了,才能对孩子有信心,给予孩子支持。如果对孩子的期待太多,孩子想做的事并不是妈妈想要看到的,我们对孩子会有评判。
议题六:孩子现在4岁半,有点在意别人的评价,想知道是什么原因,怎么引导呢?
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的一个过程,家长不要被恐惧控制,共情孩子的感受,接纳,肯定他。另一方面家长要觉察这种恐惧是否是自我投射,与自我成长经历是不是有关系,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本源在哪,才能更好的解决当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