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散步,遇到隔壁单元的小米粒儿在门口闷闷不乐的站着:“米粒儿,吃饭没有啊,爸爸妈妈呢?”
“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要给奶奶打电话接我走。”
“他们只管弟弟,把我的玩具也全给弟弟了……”
小米粒儿哽咽着不停“告状”,我听来听去就知道原因了,原来二胎政策放开后,米粒儿妈妈也立马响应号召在米粒儿六岁时,成功生下个男孩儿,米粒儿升级为姐姐。
米粒儿本来对这个小弟弟很是喜爱,总能看见她亲亲弟弟的小手小脚。不过随着弟弟会走路,米粒儿也面临着幼升小的焦灼期,爸爸妈妈精力更多的放在照顾弟弟身上,忽视了米粒儿的心理需求,并且经常会把米粒儿正在玩得玩具拿过来给老二,还要教育老大要“谦让”弟弟。
“谦让”是必须必的坚持吗
二胎政策的放开,让很多家庭都面临着一个新课题,那就是如何让这小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友爱成长。不过不管学了多少心理学,做了多少功课,到面临一大一小两个娃儿时,爸爸妈妈难免会把老大理应“谦让”老二“落实”到位,毕竟这是传统美德。
当然,不讲二胎家庭,我们作为高素质的家长,在处理小朋友矛盾的时候也喜欢用“谦让”教育孩子:“宝贝儿你把玩具让给天天玩吧,天天是客人。”如此等等。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教育孩子一直“谦让”呢?
“无原则谦让”
家长对“谦让”的理解有时有些局限和可笑,比如大孩子要让着小孩子(老大让着老二),主人要让着做客的小朋友等等。其实这样不论细节只管年龄地位的“谦让”是很不公平有失原则的“谦让”。
如此一刀切的“无原则谦让”,孩子一旦委屈接受了,他就会要求同等对待,比如去别人家做客无理取闹,碰到大孩子就觉得人家理所应当的该礼让自己……
“谦让”自然是一种美德,但是无原则的谦让会让孩子委屈,甚至进而误解自己同理可以去“委屈”别人。又或者真的成长为一个“谦谦公子”,从此与世无争,不去争取只懂得“让”,从而变成一个社会边缘人,毕竟自己不争取如何获得认可和尊重呢。
坚持自我和合理竞争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各行各业都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只懂“谦让”是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所以家长应该刻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做最好的自己,学会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努力得到认可,这对孩子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节奏,融入更和谐的人际关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见,不要一味教育孩子“无原则礼让”,还应该让孩子发掘自我坚持自我,提高竞争意识。
有原则谦让和理性竞争
当然,竞争一旦变成蛮不讲理的逞强斗胜,后果也是很可怕的。教育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手“合理竞争”,一手“有原则谦让”。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同时,家长也要正确引导孩子“谦让”,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情况要良性竞争,有些情况要合理谦让。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谦让精神
在一个群体中(也许只有两人)每个人的竞争机会都是均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好好利用自身优势去竞争去争取,去表现自己。当然这种竞争是智慧型的,并非“战争”“斗争”。
孩子要通过判断博弈,去展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要兼顾他人,欣赏他人,谦让共享资源。
举个例子,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一旦在某件玩具上发生争抢,家长强制要求孩子“谦让”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孩子试图自己去利用语言或者行动来说服小客人玩另外的玩具,又或者发动小朋友和自己一起玩儿。
又比如二胎的米粒儿家,爸爸妈妈完全可以让米粒儿大孩子的优势来带领弟弟一起玩耍,而不是直接要求“谦让”。
“谦让”是让人称道的传统美德,所以即使家长给孩子灌输竞争理念时也不要忘了培养孩子的合理智慧的“谦让”。
竞争意识也是一样的,要正确合理的去竞争,要孩子做到赢得理直气壮,输的不卑不亢,进退有度,胜不骄败不馁。
二胎家庭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够相互扶持陪伴,但是孩子是敏感的,家长更不要盲目要求孩子“谦让”,而是合理引导孩子的“比较心”,让两个孩子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