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联结,我觉得母亲与孩子的联结不仅仅是从最初的眼神交流开始的。当生命形成最初的时候,也就是受孕时,联结就开始了。当他(她)还是以一颗细胞的存在,她在母亲的子宫里寻找一处最适宜的“土壤”,然后扎根、发芽,继而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当那根营养的输送带——脐带正式开始工作,胎儿的一切生长所需都开始由母亲源源不断来提供。
我曾经感叹于生命的奇妙并享受其中,尽管还没有明显感受到胎动以前,也会用心去体会另一个生命在我腹中是怎样的感受,我虔诚地感受着他(她)的存在,想象着他(她)的样子。常常进行心流式的交流。而感受到胎动后,这种联结变得更加具体化,我常常不自然地将手放在肚皮之上,就像是在轻轻抚摸他(她),母性被激发,更加期待他(她)的到来。
作者用桑达克的名著《野兽国》开篇,讲述这个故事中麦克斯和妈妈是如何建立联结、联结断裂和重新联结的。最开始读到这本书时,真是感叹作者的厉害,寥寥数语就将一个孩子内心那么复杂而又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被这本故事打动。非常值得深入地细读慢品。我在女儿两岁半时给她读了这本书的中英文两个版本,她很喜欢,有时候自己会读。
什么是建议联结?
从婴儿出生后,婴儿与照料者彼此的“目光”就是联结。那饱含着爱意的目光,在传递彼此的情感。作者还提到其实无论是童年、少年还是成年,我们与父母,手足,朋友,伴侣都在不停地联结、断裂、重新联结。后来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也有了这样的关系模式,最复杂的阶段就是青春期。我突然想起我跟我弟弟的联结故事,我们俩小时候经常吵嘴打架,冲突的时候是真的很讨厌对方,经常互损,甚至互相伤害,但是见不到对方时又会询问彼此,用家人的话就是:见不得离不得。直到我上了大学后,我们俩才似乎像长大了一样,彼此才流露出关怀和支持。其实现在想来也是蛮有意思的关系。
接下来作者提到一个很棒的理论——依附理论,普通人想要理解这个理论并不容易,所以作者打了一个比方来解释: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好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作者认为对于婴儿及其照料者,杯子里最早的水,也就是依附感,来自互相的深情凝视,来自膝上的游戏,来自轻摇摇篮或者怀抱着入睡。
当我了解了杯子理论后,每次女儿哭着喊着要我抱抱她时,我都会想起书中的话,此刻她需要我给她的杯子加水了。而每当她又再次平复情绪又能自己玩耍时,我想她的杯子是满了的。我常想,我其实没什么能力可以把她养育得多优秀,可是我有责任和义务,给她足够的爱心、关注和安全感。尤其是她生命里的头年三,所以,现在时常想着,三岁前既然她那么需要我,我为什么不多多满足她的需求呢,或许过了三岁,去到幼儿园开启新的生活后,她就要走她自己的人生了。我能给的我为什么不给呢?所以母乳喂养,我按照她的意愿,两岁半之后彻底和neinei 说再见。现在晚上她希望我陪着她一起睡,她说她还害怕一个人睡,那我在她身边让她更多的安心,我为什么非要留她独自面对黑暗呢!我相信她,等她做好准备后,一定可以顺利分床!
作者在书中说到:照料者随时可以蓄满孩子的杯子,等孩子长大后,只需要想想照顾自己的大人,就能把杯子蓄满。事实上,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可以从朋友那里、从生活兴趣中、从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自己蓄满他们的杯子。我好期待那样的未来!
“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和挫折,以及疾病、事故和创伤,都会将孩子的杯子倒空。对孩子的打骂、严加处罚或者不予理睬,只会使他们的杯子空得更快。孩子本来指望我们来加满杯子,现在杯子反而被我们打翻在地,那么孩子作何感想?”说实话,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被亲人背叛应该是这世间最深的伤痛吧!杯子摔裂或者破碎了,还怎么加水?这最终的修补是需要父母付出极大代价的。
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通过细微的日常互动持续不断并坚持多年。作者还提到另一位心理学专家的话——“仅仅跟孩子待在一起,并不能提供安全依附感,孩子必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心理满足。”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陪孩子时,要全心全意。一起看电视玩手机算吗?不算!因为它们只能把我们分开得更远!我突然想起之前我和老公,还有公公婆婆在家里看电视的场景,我和婆婆看电视,公公和老公各拿手机,除了我和婆婆有关于电视情节的交流,其他人互相都没有交流,老公偶尔突然抬头表示对电视剧情节的质疑也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我想这样的状态在跟多家庭都很常见吧!后来女儿出生,我就很少去看电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