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的
分身术训练营的第一个任务,是学习永澄老师的语音分享课《成为高效能人士,你就差这个习惯》。这个习惯就是“分~身~术”,它是从《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之第一条——“积极主动”衍生出的方法论,老师从概念、案例、理论、模型和工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的目的是整理听课笔记,加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总结和分享收获,进而将习惯内化,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
听课笔记
从分身术说起
什么是分身术?刚开始看到这个词,我以为要讲的是“Multi-tasking”,让我们学会像悟空七十二变那样分身同时处理多项事务。但是听了课才知道,纵使能给自己变出七十二个分身,如果没有那个跳离出来观照自己的“资源我”,也是瞎忙乎。与“资源我”相对的“小我”,是本能的,是感性的,是不假思索的。老师举了个例子,狗知道要吃饭,与人知道要吃饭,有什么区别呢?二者都源自本能,饥饿会驱使所有生物去寻找食物。但不同的是,人“知道”自己“知道”自己在吃饭,我们把这句绕口令一样的话拆分一下,“自己在吃饭”是一件具体的事情,“知道自己在吃饭”是对一件具体事情的认知,“知道自己‘知道自己在吃饭’”则是对前述认知的认知,这就是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了,对认知的认知即是“元认知”。人正是通过有意识地把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抽象化,再把抽象的事情概念化,进而得以积累、应用、传播以及发散思维创新知识。回到上面那个例子,人在认知到自己对吃饭的认知后,便可以就这些认知玩出许多花样来,比如怎么吃最健康,怎么做东西好吃,吃如何反映了人的心理需求乃至种族文化等等等等……怪不得要把这个有意识的自我叫做“资源我”呢!
所谓分身术,就是要有意识地地把“小我”和“资源我”分开,跳离出来用“资源我”看待事情本身、分析“小我”,进而主动选择出应对的最优方案。
为什么我们需要分身术呢?老师举出了三个小我反应的案例:因为没赶上公交车而郁闷,因为一言不合而暴怒,因为失败而情绪低落;对应了三类错误信念:
1)因为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2)奴隶之心,用强硬表达自己的软弱;
3)因为一件事失败就认定整个人生的失败;
以上案例都是因为“小我”的力量很强大,弹出迅雷不及掩耳的反应,完全吃掉了那个理性的自我,让人陷入负面情绪不能自拔。如果我们能够用“资源我”来排除情绪干扰,看待事情本身,那么这些案例就是“没赶上公交车”、“一言不合”、“失败”,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是等下一班公车或者叫车,继续沟通达成共识或者先做别的事情,总结经验或者继续尝试等等。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起那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以及他的手表损坏事件:如果他换一种反应,比如抚慰儿子而不是责备,这样大家都高兴,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语音课留言中也有说“分身术,就是跳出情绪,冷静一下的意思吗?”我想说:少年,到这里,你还只是做到了“且慢!”,离分身术的终极目标——“积极主动地自我决定”还差了10000碗“甜面包热汤”!
下面我想就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这堂课的几个触动点。
触动点一:自我觉察&TMBRT(“甜面包热汤”)
我自诩为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上述的几个案例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深有触动,遇到事情能及时地提醒自己:深呼吸,不抱怨,想想怎么办。在听老师讲解行为本质模型(TMBRT,谐称“甜面包热汤”)后,我对此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并发现自己做得还不够深入、主动。
在这个模型中,某个外在事件成为触发器(Trigger),因为人的内在动机(Motivation)作用,产生了某种行为(Behavior),又因为这种行为达到了动机所要的效果(Reward),因为被反馈给大脑,内化成一个解决方案,从而加强了对类似触发事件的敏锐度(Trigger's Sensitivity)。老师给出的例子是来自他人的评论,无论善意也好,恶意也好,常常都会成为引发我们情绪波动的触发器(T),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M),我们第一反应可能是否认、反驳、甚至勃然大怒(B),别人如果因为无法面对怒气而被“吓跑”,我们就认为这件事得到了解决,“没有人敢来攻击我了”(R),这样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可能很自然地就会马上选择重复以上行为模式(T)。
如果没有学过分身术,那么以上就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无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立即作出反应,这个反应是直觉的、不假思索的、不考虑后果的。如果学习并很好地应用分身术,那么这就是个有意识的过程,有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进行分析—>然后作出反应。这个分析过程就是一个主动的行为:问自己小我的动机是什么?刚才的触发点是什么?
我认为自己原来的处理是这样的过程:有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想一想这样做有用吗—>然后作出反应,其中的差别就是是否直达了本质,我的反应是基于希望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做出根据以往经验的判断,有一定的被动性和随机性,这件事情来了,我根据经验和直觉采取这个行为,那件事情来了,我采取那个行为,在这个行为与那个行为之间,我没有建立过什么联系,也没有思考过动机,就是没有觉察到我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如果说,无分身的做法会从负面强化触发器的敏锐度,那么我的做法不会从负面强化,也许会有些正向强化,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自觉的,就远远比不上主动运用分身术、从本质分析动机的正向强化力量了。
我觉得,自我觉察的力量还远不止于此,在遇到事情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分身术是一个好的开始,那么在没遇到事情的时候,在觉得百无聊赖的时候,在觉得思绪纷乱得快要被淹没的时候,是不是都可以停下来觉察一下,自己的初心在哪里呢?另外,做到了自我觉察,跳离出来用那个“资源我”观照人和事,是不是也更能做到换位思考、大局观念呢?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学习。
触动点二:三个以上解决方案
老师谈到问题管理的元信念有句话很触动我:
“任何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同样是上面提到的生活经验,我的处理过程是:有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想一想这样做有用吗—>然后作出反应;从前我认为自己能够排除情绪干扰,提出解决方案,已经是做得不错的了,真的没有再深入地去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案。这个元信念,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自我觉察、主动选择的理解,因为你给出的解决方案越多,你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就越能够找到最优的,或是多管齐下、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而且它不难实践,只需要一张自我觉察表就能帮到你。我会在立刻在生活中实践这份帮助个人成长的利器。
触动点三:主动选择
这次听课最击中我痛点的阐述就是:“过往的选择,造就了今天的自己。回顾过去的选择,你考虑清楚了吗?你全心投入了吗?你有标准吗?”如果是面对面地提问,我相信自己的脑壳已经恨不得在地上敲出一口井了。不要说自己没有选择,沉默是一种选择,逃避也是一种选择,如果你不能主动去选择生活,就别怪现在的生活选择了你。
以前看过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自传《活出生命的意义》,身为犹太裔的弗兰克尔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关进集中营,遭受严刑拷打,他的父母、妻子与兄弟都已被折磨致死,在这样身体与心灵都遭受人世间的大不幸时,他突然顿悟了“人类的终极自由”,这种自由是任谁也无法剥夺的,不管客观环境如何恶劣,人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他发现自己仍然有选择如何反应的自由与能力,于是他选择磨练自己的意志,放飞想象的翅膀,找回了自己的自尊,感召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最终得以活着走出人间地狱,重新成为一名学者。
弗兰克尔在那样的环境中都能主动做出选择,我们难道处于比他还不如的境地吗?这个故事曾经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但是却没有能给我持续的,相应的动力。也许说到底,这终究是“别人的故事”,然而在今天书写听课感受时,我想起这段故事,在心里激起了比从前大得多的涟漪,因为我通过输出,找到了与他的联结。所幸我们还有时间,去思考未来的选择:
哪个选择,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利用每一次主动的选择,让自己过得更好?
去想去做,就不会那么难迈出第一步。保持自我觉察的敏锐度,一觉察到问问自己:如果更积极主动,我会选择怎么做?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然后做不做,又是下一个选择,做了以后想想怎么样能做得更好,又是下下一个选择。
元规范第一条: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我们常挂在嘴边,或是被念叨的词语:学习要积极主动,工作要积极主动,找对象要积极主动,就连生孩子也会被爸妈唯恐不够积极主动……久而久之,已是耳朵起茧子,不痛不痒了。但是,如果你学习一下直击本质的“积极主动”,它依然会深深地击中你的心:
“每一个人可以,主动使用自我意识,在任何刺激和回应之间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成长为自己最期待的那个样子。”
落实到行动上,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
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外部环境
通过自我意识来主动做出选择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积极主动是所有习惯的首要习惯,是规范的规范,如果再绕口一点,我愿称它为“规范的规范的规范”。在永澄老师的《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里面,如果做到了“积极主动”,其他5条元规范“刻意训练”、“作品声音”、“利他主义”、“同侪力量”、“本质导向”都会产生几何量级的效果。这次就不展开了,以后再慢慢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