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件事就想讲讲认知边界和认知壁垒这件事,因为正好又聊到了类似的内容。
想讲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公司会议里,李博士在介绍U型理论时提到应用U型理论时“被咨询者层次太低也不利于实现高价值,主要原因是他难以认知那个价值,或者说他根本不想变”。那一刻,我就想到了这不就是典型的一种由认知壁垒导致的状况吗?作为不资深的“罗粉”,回校以后又仔细思考了这个内容。我的想法是:首先认知壁垒是人与人之间才有的,单个个体是不存在认知壁垒这个说法的,个体只存在认知范围(或称为广度)的边界,两个人的认知范围没有重合,即形成了认知壁垒,发现人与人无法交流(不是指由于语言不通而致的),大多就是因为存在认知壁垒;另外,人的认识层次不在于高低,而在于其边界,即其范围的广度。
这就又让我联想到了跟孔老夫子相关的一则小故事:话说孔子的一位学生去探望孔子,路上遇到了一个身穿一席绿衣的怪人,问学生一年有几季,学生回答四季,怪人说不对,三季,两人争辩无果,打赌找孔夫子定夺,输了的给对方磕三个响头,孔子见到二人,听过此事后说三季,便打发怪人走了。学生奇怪,孔子解释说:蚱蜢之人,春生秋死,三季之人,不与言冰。这就是典型的一种认知壁垒,蚱蜢的生命广度只有春季到秋季三季而已,所以冬季它是不了解的,这种广度当然是没法拓展了(昆明的蚱蜢不知道能不能活四季,或者说在它眼里只有一季=_=||)。而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壁垒是可以打破的。
打破认知壁垒就是拓宽自己的认知范围。拓展认知边界的要点不在于接触到了多少的信息或者说知识,而是说接受了所接触知识的多少,其实是一种自身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程度。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否“年轻”,在于其能否做到不急于否定一个现象或者观点。我越发的感觉对于现象和观点,不能进行“判断”便了事,而是应该“从不同视角出发,听不同的声音,看不同的观点,不做最终的判断”,只是借由一个事件或一个现象去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很多事件并不跟我们切身相关,我们没有必要非去“站队”或者给自己“贴标签”,我们只需借由热点来丰富自己。
02
最近看内参,有一句话挺醒目的:“……但的确存在所有人都愿意做‘美好而无效’的事,没有人愿意去做‘有效但困难’的事这种危险……”,除此之外还提到了一件事,具体已经记不太清,大概的内容是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时候说到:人生就像在河流中行走,你可以选择逆流也可以选择顺流,但我要求你一直逆流行走。
想说这件事其实是跟自己有点关系的。关于毕业论文,我选择了院长的实验组,其实是考虑了多方的因素,而看到这几条内参后感觉自己有些幸运,这相当于我所做决定的“副产物”,选择了一个“有效但困难”的事(或者说逆流行走)。
一想到接下来一年做这件“有效但困难”的事真有是有点胆怯又兴奋的感觉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