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先生的提醒下,本无处安放的周六上午就满满地塞在了博物院了,呃呃,很高大上吧,不是博物馆哦,才升的级。此刻,我们在河北梆子的展厅里,婆婆在如痴如醉地听演出,闺女在和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欣赏这些华服兵器。
台下座无虚席,都是老年人,台上的老艺术家们嗓子真亮啊,斯琴管弦,胡琴笙箫,和在一起原来这么扣人心弦,这么优美。虽然听不清曲词,但是看到边上的字幕提醒,也能理解这些戏文的意思。感觉很震撼,这得多少个年华的功夫才能有这样的唱腔,这样的实力。
感谢今天早晨做出的决定。当初只知道这里有个河北梆子的展厅,并不知道居然有真的演出。与这样的艺术盛宴不期而遇,真是一件快事。要不,作为一个忙碌的80后,我哪有静下心来听场戏曲的心思?顶多是挤点时间看场电影,大可能出来后还会抱怨几声而已。所以,这是一个美妙的周六确认无疑。
婆婆说,河北梆子好听的很,也难唱的很。果不其然,这样亮堂的嗓门,平日里在练习上,保护上,没有少下功夫吧。
还有他们在演出时的投入,也只有数十年的热爱才能支持吧。
我看到了台上不再年轻的演员们,台下更老的观众们。台下的叔叔阿姨听的真是投入,有的还轻轻地随唱词哼着。一区结束,大家虔诚地鼓掌,真心的满足。这些老人们没有智能手机,很少有人照相发个朋友圈吧,他们是真的听在心里的,而非要晒自己干了点什么与众不同吧。
问题是,我这样的所谓年轻人,匆忙之下不会去接触这些艺术。那么,再过十年,二十年,等他们都老去,还会有人记得这些美丽的戏文,华丽的服饰,悠扬的唱腔吗?还会记得这些曾灿烂的文化吗?还会知道什么是“票友”的含义吗?
很可能不知道了吧。我们会说,生活这么忙,哪有时间啊,哪有心情啊。是的,我们被生活绑架了,或者,我们把自己绑架了。我们以快,忙为借口,根本不能静下来听听这也许几分钟才唱完一句的戏文!
到那个时候,我们也许只有在博物馆才能再看到这些吧。如果孩子问我们这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给孩子一个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