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学龄期,孩子将第一次面临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为了帮助他适应新的身份和新的生活,我们应该为他树立怎样的培养目标?
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有家长会说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而多数家长会提出比较具体的培养目标,比如专注力等。我则认为重要的只有三点,就是希望豪豪可以成为一名会读书、会思考、会交友的学生。
其实家有学龄期孩子,家长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他在此前已经会认多少字、多少单词,甚至也不是他对学习、对阅读的热爱程度,因为上学之后,每个孩子都会学那些基础知识,他对学习和书籍的喜爱也会慢慢培养起来。孩子的阅读和学习能力往往跟年龄成正比,我们并不需太焦虑,更不应该拿他和别的孩子比。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帮他做好准备的是通过早期阅读,让孩子学会倾听的技巧。倾听,不仅仅是听,而是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思考对方所说的话。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懂得该怎样去倾听别人所说的话。
会听其实是一种学习技巧。记得小时候老师经常说有些同学是“左耳进、右耳出”,其实是说有些孩子没有用心听,更谈不上听进去(理解),而另一部分懂得倾听的孩子,老师讲一次之后他就立刻消化吸收了,根本不用课后再费劲去补习或复习。
也许有些家长会将这种差别归因于专注力的高低,其实不然,孩子缺乏用心听讲的习惯固然和专注力有相关,但绝不仅仅是专注力。例如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孩子遇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喜欢的玩具时,他的专注力总是很高,但是他一旦遇到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不喜欢的事物时,就会丧失专注力。显然我们不能由此断定某个孩子专注力差。
回到教孩子“听”的技巧这个问题上。首先家长应亲身示范,先学会听孩子说。
爱一个人,往往愿意为他而改变,子女对父母的爱大抵也是这样。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世界上最强烈的感情,也往往是促使孩子改变的最大动力。
我们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比如孩子的一些想法,即使幼稚而不成熟,我们在孩子面前也要保持认真地听的态度,听完了还要有和他进行进一步讨论的习惯。当孩子感受到你在用心倾听时,他会跟随着我们的脚步,去学会我们这种“听”的态度与习惯。
其次,家长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解析句子的重要部分。
学龄前孩子大都喜欢反复看或听同样内容的故事,在亲子阅读中我们需要重复的时候,可以故意在关键内容处停顿一下,让孩子来补充或扮演里面的角色,从而完成对话。这样,孩子不只是简单地在听,他也在主动参与,像玩游戏一样。孩子的兴致高了,注意力也就更集中,听得开心,想得也更积极。
当我们阅读完和孩子总结书中的道理时,如果我们发表长篇大论或者一再重复,就可能造成孩子的反抗情绪,他会自动关闭“听”的功能,以示反抗。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谈心,孩子似懂非懂的态度就证明他没有认真听你说,而是开始走神了。
这时,我们应该快速地提炼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精简成一段他能听进去的话。比如,阅读的时候遇到一些复杂的语句,我们可以把故事或者句子的重点提炼出来,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教会孩子怎么去分析。
这种提炼分析法,对将来孩子上学之后能更快速地应对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这样阅读或对话,对孩子来讲也不是那么枯燥。即使有一天,孩子遇到一个喋喋不休的老师,他也可以很快地找到老师所讲的重点,不至于因为老师讲得无趣,而丧失对这门课的兴趣。
最后,家长要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教孩子学会提问。
我们应帮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跟上我们的节奏,且真正教他“学会听”,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问,引导孩子思考,另一方面要允许并鼓励孩子发问,能提出疑问来才说明他真的听进去了,并且自己也在思考。
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各种环节上循序渐进地提问,逐步深挖,并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从他的视角出发,观察他在听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举止,并适时提问。比如:刚才你笑得那么开心,是什么情节让你那么高兴?这个故事爸爸妈妈觉得特别有意思,你能把故事讲给我们听听吗?你认为你像故事里的哪个主角?妈妈像哪个?爸爸像哪个?
学龄前的这几年是孩子至关重要的几年,我们应该多花一些心思去陪伴孩子,去思考孩子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帮助他在学龄期更好、更健康地走上新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