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抱犊寨》
1957年8月下旬,我第三次登《抱犊寨》。 这次,是和获鹿县教育科的武貞春同志,在白鹿泉乡搞“山村扫盲调查”,工作之余上山的。我俩在山的西侧、“谷家峪”村边向上攀登。这里没有上山路,全是爬大小石阶往上挪动,俩人还得互相帮助,及至到寨顶,都累得气喘吁吁。 老武同志第一次登《抱犊寨》,很感新鲜。我领他把寨顶几个景点看过,俩人在山寨东崖边停下脚步。极目向东眺望,老武也欣赏了寨下获鹿城、远处石家庄市这副鸟瞰图之美。 低头看寨前,在偏右侧,有名的《莲花山》景蜂尽收眼底。也可以说,《抱犊寨》和《莲花山》是姐妹山。老武的家乡,过去属获鹿县。他说,过去在老获鹿县内外,《莲花山》很有名,都知到这里的”奶奶”庙,都说奶奶神很“灵验”。 他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村里,有一对年轻夫妇,生育一个男孩,孩子五岁那年丟失了。为找孩子,男人走了很多地方。连气带累,也英年早逝,留下寡妇度日。寡妇人品好,淳朴勤劳,她靠纺纱和做针线活,挣些小钱,见了饥饿乞丐和穷苦人,总是施舍帮助。在街坊邻居和亲朋之间,她虽然是个寡居女人,但行事如同大丈夫,明达事理,帮人解难,众人称赞。她心存善良,在人间行好事也虔诚敬神。每年三月,不顾路远,来《莲花山》给”奶奶神”进香。寡妇在60岁这一年,迎来时运大转。她的儿子突然回來了。是当了大官“一心寻母”回来的。从此,寡妇因“子荣母贵”,享福了。人们说,这是寡妇吃苦济贫、虔诚敬奉《莲花山》奶奶神的正果。 听了老武讲的“好人得好报”的故事,我也想起了幼年时期,听到的一个赶庙的传说,也就对他述说:在获鹿县域北部,老辈子人们,也都重视春三月《莲花山》庙和井陉《苍岩山》庙,当地称为”大山里庙”。上世纪50年代,在一些村的大街上,或村外的大路旁,还能看到”茶棚“建筑,或“茶棚”遗址。这种“茶棚”设施,始于明代,兴于清代,盛于民国初年,是专用来让赶“大山里庙”的香客歇脚休息或住宿,有茶饮、饭食招待,还为香客缝补衣服、鞋子。“善男信女“们,向“茶棚”敬送物品,在”茶棚”里劳作,也当作“敬神行善”。 “大山里庙”很神圣、“灵验”,众人敬畏。据说,每年过庙前,要说去赶庙,就不能“失言”,更不能做”亵渎神灵“的“脏事”,不然,有恶报应。 这里有一个村民,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偷,样样“坏毛病”都有,嘴里经常胡说八道。这年春天,他“作秀”,也要去赶“大山里庙”。这天,要跟人们前往。先路过《莲花山》进香,再去井陉《苍岩山》敬神。天将明时,他媳妇下炕往尿盆里解小便,他也下了地。他看见了媳妇的大白臀部,突然,一股“斗玩心”涌上来,就抬起脚,用脚面踢了媳妇个“响屁股”。他媳妇骂了一句,他“嘻嘻”发笑。就是这一举动,招来了大祸。他去赶庙的往來的路上,走一段路,就把路边的树身看成是他媳妇的屁股,不由自主地用脚面去踢。再走一段路,他又把石头看成屁股,又去踢一下,同伴们拦也拦不住。就这样,往来几天的路上,不知他用脚面踢了多少下树身和石头,两只脚都肿涨起来。回到家,连路也不能走了,他请医生用药,臥炕养伤,受了长时间折磨。人们说:“恶人有恶报,这种““乌儿八鬼””的人,是“奶奶神”给他降下的罪,是“”罪有应得“”!”。 听了这个故事,武貞春同志也笑出声来。
和武真春同志这次登《抱犊寨》,俩人对讲传说故事,成了主要内容。
2017.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