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一共有五个家属区,1958年建厂的时候,后面是生产区,前面就是家属区。在厂子西边一华里远的一个叫孔家庄的村子中间还有一个家属区,这里原来是一个伤兵医院,里面一排排的都是土坯房子,我估计1958年建厂的时候,从全国四面八方拖儿带女来的老师傅们,可能一来就安排在这个有现成房子的地方住下来了。
厂区前面开始肯定是没有房子的,应该是后来慢慢的盖了一些房子,最著名的就是一个类似大四合院一样的叫窑洞楼的建筑群,上下两层,那时候缺乏钢筋水泥这样的建筑材料,屋顶就用砖砌成拱形的,貌似窑洞一样。后来人多了,就陆陆续续建设了很多栋楼,十几栋吧,就被称为厂区家属院。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工厂又在厂区西边买了一块地,建设了十几栋楼房,被称为新区家属院。
2002年,工厂改制成有限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是个人才,在工厂的对面儿买了一块儿地,建设了14栋楼,房子面积大,户型好。当时说给这个小区起个好听的名字,就在全公司征集,许多老同志起了很多这个苑,那个园的,听起来都觉得怪怪的。后来我们总经理一锤定音,就按数字排列,从1往后排,前面已经有三个区了,这个新建的就应该叫4区,可大家说4不吉利,就直接越过去,命名为5区,我们宝鸡钢管厂或者宝鸡钢管公司简称宝管,这样过去的厂区家属区就被命名为宝管一区,孔家庄家属区被命名为宝管二区,新区被命名为宝管三区,最新建成的就叫宝管五区,结果皆大欢喜。
五区建成后没过两年,厂里又在5区的西边儿买了一块地,建了11栋楼,命名为宝管6区,户型和五区一样,但老总嫌五区的楼外观不漂亮,让规划办的带着设计院的人去上海北京高档社区参观学习,结果6区的楼盖好以后,让所有的人都耳目一新,真的非常漂亮,外面的人来看了都说这是高档社区。
我们厂的这五个小区真的很奇怪,除了宝管一区特别大,其它四个区都是十几栋楼,不超过20栋楼,每个小区大概都居住有1500人上下,一区因为后来建设了五栋高层,我估计会有3000人居住。这些小区相隔的都很近,1区和5区,3区和6区都是只隔一条马路,5区和6区直线距离大概就是100m,但当年买地的时候,因为有村子相隔,尽管挨得很近,就是连不到一起。但这样规模的家属区也有很多好处,一是好管理。二是小区居民熟悉度高,基本没有邻里纠纷。
过去由厂里的劳司管理这些小区物业的时候,各方面做的都很好,小区居民都很满意。可是前两年按照要求,工厂把这些都交给社会了,也不知道从哪钻出来的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接管了我们这些小区的物业,还给自己的公司前面冠上宝鸡国资委的名义,我都不知道,国资委都开始经营物业了,这地方的经济还有救吗?这家物业管理公司别的本事没有,来了就涨价。
拉大旗当虎皮,这都是那伙来路不正的公司惯用的手法,两三年前,我骑车子经过河堤路,发现路边新建了一家砂石厂,门头上赫然写着宝鸡国资委砂石厂,沙石场过去都是黑社会经营的,社会人都知道,后来把那些私人沙石场全部关闭了,这就冒出来一个国资委经营的沙石场,哄鬼呐!这不是利益勾结就怪了。
前几年突然冒出来一种小吃,叫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我们钢管厂的人一听都蒙了,哪有这个玩意儿,后来才知道,这是成都的一个名小吃,源于成都无缝钢管厂,原来成都无缝钢管厂也有一个五区,看来造钢管的人思路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