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乐平市第十一小学有幸与江西师大未来教育云校合作,成为了首个示范学校。为了推进工作,促进我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台阶,本周一学校组织行政领导与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师代表赴江西师大附属小学学习。
在参观学习中,我看到了不少,听到了不少,也思考了不少。当然我所思考的只是我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关于教师成长方面的,现就我的观察与思考感性梳理如下。
首先说劳动基地吧。因为我们学校也有劳动基地,所以当看到师大附小劳动基地时就不免有些想法。可以发现师大附小也有部分班级的劳动基地打理得不是很好,但想比而言,我们学校打理的不够好的基地会更多一些。从这可以看出,师大附小劳动基地实践时间比较长,有比较深的积淀。在这我不觉想到,对于劳动基地的打理,是否可以考虑由部分老师作为劳动基地实践的实施人,带领各班部分同学进行统一打理劳动基地呢?或者以小组联合的形式,分成若干组进行有序推进。总之,有部分班级不是很热衷于劳动基地的打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也许人尽其才在这里显得也极为重要。如果找到合适的人,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推进也许是一种上策。行文至此,我极度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其次,师大运动场四周的班级板报,本应是一个亮点,也是学生讲解员讲解词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我发现所有的板报都是空的。在这里我有三个不成熟的想法。其一是板报的呈现简单化是必要的,正如我们学校班级板报呈现就比较方便,这是值得肯定的。其二,板报的更新如果能培养学生,让学生自己更新,这才是可持续的。这既能不增加老师的负担又能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其三,想到我们学校的云班牌,是一个优质资源,但利用不够充分。如果对学生进行培养,尤其是班干部的培养,让云班牌成为学生教育学生的阵地,那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虽然难度较大,但沿着一个方向努力,逐步推进是有实现的可能的。毕竟学生的才能也是不可估量的,一切都有可能。
再次,资源应用,应该值得推崇。师大有着丰富的家长资源,也使用得淋漓尽致。有种思想会认为使用家长资源是不妥当的,甚至了解家长职业也是不应该的,似乎有师德不正之嫌。如果说利用家长资源谋一己之利的确不当,但为学校或班集体谋利谋发展,并没有什么不妥。要使学校或班集体获得更大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是值得学习与挖掘的。这样一来,新网师提倡的家校共育委员会的建设与利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与意义了。试想有众多家长加入到学校和班级的建设,工作开展定会收获更多的效益。
然后,学校的发展与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更需要中流砥柱式的人物的奉献与付出。学校虽然以班级为单位,但班级是零散的,不便于形成诸多良好的习惯或风气。因此年级作为一个团体,又作为学校的组成群体单位,是凝聚力量,形成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为了提升年级精神文化内核,不防深度挖掘,培植年级文化,从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达到培植学校文化内涵的目标。当然这是一个极度困难的问题。因此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最后,说说教师发展。从教师个体来说,有主动发展的,有被动发展的。从发展形式来说,有个体发展的,有团队发展的。从发展境界来说,有愉悦式发展的,有枯燥式发展的。从发展成效来说,有立竿见影式发展的,有见效甚微式发展的。因此要让教师发展蓬勃发生,产生实效,需要深入思考,努力实践。
一是,需要激励措施。激励包括对先行一步的教师进行表彰与宣传,使其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并产生持续前行的力量。同时需要对后续有意愿或准备有意愿的老师进行引导与鼓励,促进自发加入到教师成长的教师队伍的扩大与力量的增强。
二是,需要活动载体。教师成长是需要活动载体来体现的。因此作为教师发展,要根据日常工作适时开展正规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在活动中锻炼与提升自己。当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需要大量的时间与团队协助作为保障。例如,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以及活动中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
三是,需要团队支撑。教师个体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有一个良好的成熟的团队,那么教师的发展将会增速。而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团队是一个比较系统而又需要各方支持的技术活。因此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实践与付出努力。
这次参观学习,看到了不少,也思考了不少,但要转化为收获,还得付出努力,并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