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王安石是由于王安石的诗词,尤其那首《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当时语文课本必背的诗。作为一个诗人,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可谓是成功的。
作为领导者,王安石的表现却不那么招人喜欢,尤以他的“王安石变法”被人诟病的最多。
为什么王安石能做一个好的诗人,却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呢?
私以为,主要因为这两点:一、性格太强,过于自信并固执自见。二、不能知人善任。
一、性格太强,过于自信并固执自见
有人说个性坚强是一种重要的美德,但也要看这利用这坚强的个性去做什么事。在王安石那里,他将固执自见当做这种美德,很显然理解有所偏差了。
要说他固执自见的具体事例,还要从他的变法说起。王安石变法中有一项叫做“青苗法”即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这项政策原本是为民考虑的好政策,并且在王安石做太守之时实施过,当时效果还不错。但当时王安石在地方实行这项政策之时,清楚了解地方的农民的确切需求,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随实际情况做不断的调整。
鉴于有地方成功的案例,王安石便将此项政策运用于全国,但由于全国范围广,各地方的情况不同,有些地方的农民并不需要向政府贷款。另外,各年份的收成情况也不尽相同,收成好的年份自然能连本带利的还上,可还有收成不好的年份,此种年份政府如果还是一样要求农民连本带利的还上,那么也只剩“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情况了。但当时的王安石并不为所动,仍旧相信自己的政策是好的,一旦有地方未将贷款如数放出,他就会暴跳如雷。地方官员的职位也会因此不保。这种只看业绩,不看效果的政策实施办法,必然与政策的本来意图相去甚远。农民未能得利,反而落得家破人亡。即便如此,王安石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政策。
二、不能知人善任
王安石为让自己的办法能实施下去,对于异自力量的排除,可谓不遗余力。他将当时的政府官员分为两派:一派是“流俗派”,一派是“通变派”。流俗派是王安石认为的阻扰新政的一派。通变派是支持新政的一派。王安石对于两派的划分及人员的任免,并不以此人是否有才学,有品德为标准,而是以对方是否支持和迎合自己。
这里有一份宋朝当时当权派与反对派的名单。
当权派:王安石、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曾布(活跃的政客)、吕惠卿(声名狼藉,后出卖王安石)、李定(母丧不奔)、邓绾(两面人,先后服侍吕惠卿和王安石)、谢景温(王安石姻亲)、蔡卞(王安石女婿)、章憞、吕嘉问。
反对派:司马光(大史学家)、韩琦(元老重臣)、富弼(老臣)、吕晦、张方平、范镇、欧阳修、苏东坡、苏子由、范仲淹、孙觉、李察、刘恕、吕公著、韩维、王安礼、王安国等
从现代的角度看,历史已是盖棺定论,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很显然,反对派更为世人所认可。但在当时,王安石却为让自己的政策可以实施,任用了一些小人。比如:其中的李定,李定在为官时,其母亲去世,他为了避免辞官,隐瞒了事实。
人民苦不堪言,朝廷贤者散,小人得势,国家衰亡,宋朝的领土一让再让。无疑变法以失败告终,王安石也因办法而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