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壬寅年立春日始生的宝宝都可称之为虎宝宝,但你知道十二生肖的来历吗?
一、十二生肖干支纪历法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古人根据十二生肖在一天中的活动规律,用纪时的“十二地支”来定义各个生肖的特征。
所谓“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在阴阳概念上属阴,故为“地”为“支”,与代表“阳”,为“天”为“干”的“十天干”相对对应。
十二地支就是12个字,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就是10个字,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关系完整的地支与生肖配对是这样——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如此十二生肖循环完,就是12年。但这是一个小循环,小循环外还有大循环,这就是“六十甲子”。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已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5已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已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已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已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
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已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六十甲子以“甲子”开头,“癸亥”结束,用这60个不同字组来纪年,刚好60年。因是“甲子”这一字组开头,古人习惯称之为“六十甲子”。
整个六十甲子又分为六旬,每旬10年,以6个“甲”字开头,分别是甲子、甲午,甲辰、甲戌,甲申、甲寅。六十甲子的核心是干支组合,故又叫“干支纪年法”,其实际是十二生肖年的五个轮回。这样,甲子60年中便有5个相同的生肖。
二、十二生肖是上古甲子纪历的产物十二生肖是上古甲子纪历的产物,与十二地支的出现有密切关联。
实际上,上古以十二生肖代表十二辰是最常见的纪时方法,然后又延伸为十二生肖纪日、纪月、纪年法。而这种独特的纪时纪亊方法,皆与上古伏羲文化有关,与伏羲女娲大部落联盟行军图的十二族徽排列次序图有密忉关联。
可以说,伏羲在确定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时,其物象构形的参照物是伏羲女娲大部落联盟行军图,且龙祖伏羲又在其中加入了易道文化阴阳对偶的哲理大智慧,以教化龙子龙孙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学习刚矛互易,合而不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有这样,龙族才能人丁兴旺,龙国才能战无不胜,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中央。
三、十二生肖阴阳对偶的易道哲理智慧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分六阴六阳对偶排列——
第一组 子鼠丑牛:机敏与勤劳的组合,鼠为阴,牛为阳。鼠代表机敏、胆小,牛代表勤芬、有力。
第二组 寅虎卯兔:勇猛与谨慎的组合,兔为阴,虎为阳。兔代表谨慎、小心。虎代表勇猛、无畏。
第三组 辰龙巳蛇:刚与柔的组合,蛇为阴,龙为阳。蛇代表阴柔、狡猾。龙代表阳刚、霸道。
第四组 午马未羊:奔跑与安静的组合,羊为阴,马为阳。羊代表安静、温顺。马代表好动、奔放。
第五组 申猴酉鸡:灵活与守时的组合,鸡为阴,猴为阳。鸡代表守时、守信。猴代表灵活、善变。
第六组 戌狗亥猪:忠诚与随和的组合,猪为阴,狗为阳。猪代表随和、知足。狗代表忠诚、刚烈。
四、十二生肖物象构形來自于伏羲女娲大部落联盟行军图吾仔细研究了十二生肖的排序不简单,象数还原后,十二生肖之物象构形来自伏羲女娲大部落联盟行军图的十二族徽排列次序图。
行军图十二族徽排序:
1.以“鼠”为族徽的蜀羌部落为第一梯队,职责为大部落联盟行军先遣侦察兵和哨兵
2.以“牛”为族徽的由伏羲第三子朱襄率领的人皇神农部落为第二梯队,担任前卫和开路先锋
3.以”虎“(豹)为族徽的当地土著西王母部落为第三梯队,一路护送伏羲女娲部落前行
4.以“兔”为旅徽的月族部落为第四梯队,手持“月桂”之“圭”的牙扳,相当于皇族仪仗队
5.以“龙”为族徽的龙族天皇伏羲部落为第五梯队,居于行军队伍之中央靠前位置
6.以“蛇”为族徽的蛇族地皇女娲部落为第六梯队,居于行军队伍之中央靠后位置
7.以“马”为族徽的圣母太后华胥部落为第七梯队,相当于皇族太后娘娘的后宫部落队伍
8.以“羊”为族徽的西羌族部落为第八梯队,职责为粮草辎重官,为行军提供伙食后勤保障
9.以“猴”为族徽的南羌部落为第八梯队,职责护送皇族家庙祭祀重器
10.以“鸡”为族徽的中羌部落为第十梯队,职务是天官大巫,负责司天报时
11.以“狗”为族徽的东羌部落为第十一梯队,职责是皇族司库护兵
12.以“猪”为族徽的北羌部落为第十二梯队,职务是为伏羲女娲大部落联盟提供伙食服务(本文原创人为卞伟光,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十二生肖的来历/中国文明起源于伏羲文化
(完)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