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课程比较好的地方是实验的秩序有所提高,一个原因是借鉴了反思群里面“32fdad7e7b37”老师上周分享出来的经验,在实验前和学生一起分析了实验前提是必须在密封的空间里去探究能否压缩,从而向学生明确了注射器活塞不能拔出来、手指紧紧按压管口等操作细节;另外也明确了实验必须由单人单独完成,这样才能更好地体验按压时手上的感受。另外,我自己采取的方法是:
1、实验前约定好,按座位依次向后传递注射器,每人可用1分钟的时间进行探究实验,时间到后需要把注射器传给后一排的学生,再完成实验记录;
2、分步骤完成实验:先完成“水能不能被压缩”的实验,再完成“空气能不能被压缩”的实验;先完成第1个实验的小组可以先领到第2个实验的材料。
当然,在实验过程中难免还是会有个别学生出现了手指按压不够紧,水被滋出来了的现象,但幸好准备了抹布可以快速擦干,也另外准备了一烧杯的水可以补充注射器里面的水,实验大体上还是顺利地完成了的。
后来在周四的教研会上,听到了彬彬老师分享的让学生通过试错+反思总结来获得更直观、深刻的体验,深感当时应该抓住个别学生滋出水的这个问题,再和同学一起复盘“在密闭空间里探究能否压缩”的重要性,这是保证实验有效的关键要点,再在统一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空气能否被压缩”的实验效果就会更好,学生的记忆也会更深刻。另外,在听到了程巧老师分享的探究实验设计思路时,意识到程巧老师对实验记录表的改进更符合这个探究实验的探究目的,并且更利于学生把实验中体验到的“空气有弹性”这个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深感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顾此失彼,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把控实验秩序、纪律上,而忽略了更根本的探究实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没有更深层次地挖掘这个实验过程中哪些实验现象是学生需要体验的?怎样记录能够自然地引导孩子去更详尽地观察眼睛看到的数值、手上感受到的弹性等实验现象。自己在如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性上,还需要提高意识,去挖掘实验背后的探究目的与着重培养的核心素养,更加留意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记录的设置等方面去为学生创设更合理的实验场景,激发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要点、如实完成实验记录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