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骑高脚马(踩高跷)一度成为古城孩子们的时尚。每到周日(那时只休息一天)和节假日以及中午、傍晚闲暇时间,古城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孩子在骑高脚马玩。他们中间大的十三四岁,小的五六岁,不过没有女孩骑玩。
所骑的高脚马,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我和我哥的当然是自己做的,是最简单的那种。
做的工序是:首先从自己山上砍来的柴中选中意的做木杆,或去山上砍柴时留意笔直的杂木柴,砍来后做木杆,材质要梽木、油茶木等较硬的那类。先将木柴用刀砍成或用锯子锯成大约跟人一般高的杆子,就象金箍棒那样,之后在约膝盖高的两边各削一个不太深的坎,将着地的那头削成圆锥形,在锥顶钉上圆锥形的钉子。这种钉子可是从古城窨子屋的大门上撬下来的,那时撬不算什么,现在撬可不得了——是破坏国家重点文物。做好了杆,就做踏板。踏板是20厘米左右的两块木片,一般是将砍来的圆木劈成两半,随后夹在木杆的坎上,用铁丝绑好,并将另一头也绑好,再用老虎钳绞紧。这一步最重要,绞不紧的话,踏板就耷拉着不好踩。到此,一只高脚马就做成了,另一只如法炮制。一副做成后,就可以骑了。
学会骑高脚马不容易,要反复练,摔倒好多次后才学得会,我就不知摔了多少次。而且骑高脚马是一项比较危险的活动,弄不好就会受伤,但孩子们都不当回事,总是摔倒了爬起来又骑。不过,有时为了避免在石板上骑受伤,就选择在泥沙地上骑。
骑高脚马比赛,大体有三种方式。
一是比骑的花样。如正着骑,反着骑,侧着骑,蹲着骑,一只脚跳着骑,扛着一只原地跳着转圈,等等。谁骑得最好,没摔下来就算赢。
二是比走和跑的技术。如快步走,快快跑,上码头下码头,跨大步,等等,谁在先,没摔下来就赢了。
三是比撞击。这好似一场武术比武或拳击比赛,更象是古代马上对决。双方除了不能用踏着的杆打人的身体,不能用手打人和用脚踢人,其它的方式都可以用。如用杆撞杆,用杆别杆,用手肘和膝盖撞,用身体其他部位撞,等等。谁犯规谁输,谁摔下来谁就输。这种比赛,一般是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参加,因为实在太刺激太危险了。我因为还算小,所以这种比赛参加得较少。
比赛开始后,两人对局,或一人与两人对局,其他人则在一旁观赛吆喝。甲乙双方就象两只斗鸡,双眼瞪着对方,突然发力猛地向对方撞去。这样一来一往,左撞右别,前面用杆顶,后面用屁股撞,一方忽地半蹲用杆向对方的杆脚扫去,另一方迅速跳开后用杆向对方还没收回的杆扫去,如此等等。伴随着双方的吼声和观赛的呐喊声,往往十几个回合都没分胜负。当然,最终总有一方败下阵来。
这种危险的比赛,经常会有人受伤,但没人找对方的麻烦,没人索赔,木杆无眼,伤则自负。
不过,大多情况下不搞这种武比,只是自己玩,或是只搞文比,比花样比技术。
盛行了几年后,骑高脚马的风潮就渐渐消散了,只留下了一段记忆。
不过,每逢春节和元霄,古城踩着高跷的姑娘们仍会如往年一样出现在满街如潮的人群中,随同舞龙舞狮欢笑同乐。
2021年11月13日写于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