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任性之间苦苦挣扎。余华加诸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美国《华盛顿邮报》)
读完《活着》,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思考同一个问题,“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但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专属自己的答案。
《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它让我大跌眼镜,不同于王子和公主最终总能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童话,区别于故事都有一个温馨美满的结局,它一次次打破美好的幻想,将现实撕得破碎,是一段漫长而揪心的悲剧。
《活着》这本书篇幅不长,我却分了两次才彻底读完。第一次翻开这本书读了多半本,没想到情节让我十分压抑,久久沉浸在低郁的情绪。于是我选择放下了这本书。我觉得书中每一次打击对任何人都是毁灭性的,更何况是一次次伤害的累计,让人无法接受。对比“风雨之后才见彩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部小说无疑是彻彻底底的“反面教材”。它一次又一次地将刚从深渊中爬出来的人再次推入更黑暗的深渊。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已经是时隔半年后。这一次我从头至尾地读了整本书。我仍然会因为福贵一家身处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背景感到无奈;会对一开始徐福贵的种种恶行恨得牙痒痒;会感慨家珍的聪明、重情、清白,凤霞的勤劳一质朴,有庆和苦根的善良、可爱、懂事;更加对命运的无情和他们生命的陨落感到痛苦和无力。福贵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一个个亲人都是他亲手埋葬,晚年只与一头老黄牛共同度过。最终小说的结尾是老人和牛在袅袅炊烟和黄昏的霞光中伴歌渐渐远去。“余华采用了主人公福贵自述的方式,福贵生动的日常化语调以及其对命运的屈服,向人们展示了将活着作为唯一生活目标的状况,使作品显得更深刻”。
合上书,望着黑色的封皮,我想活着的本质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好像有些深奥。我想如果我们做减法,一个人如果不虑金钱和名利等欲望,不顾家人与朋友的羁绊,不管更多的需求,最后自己剩下的最低生活目标就是活着,活着是最本质的东西。我想,我们放下一些遥不可及的梦,将自己的期望值和欲望都放的低一些,如果注定触碰不到,不如将目标放的低一些,让自己的幸福值高一些。
我想,再或者,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但我们应该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正如鲁迅先生的文章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遭遇到命运的不公和难以跨越的挫折时,我们能不能以活着的最低名义,更加坦然和豁达的面对。即使只有自己孤军奋战,也能活下去。这样是不是能减少生命的陨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