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休闲了大半天,有点负罪感,赶紧跑去项目部办公室,打算把下星期的任务安排一下,顺便完成简书周更。
按提前列好的代办事项清单,很快便把要回复的邮件和紧急的工作三下五除二搞完了,可惜,待要写文章,却是冥思苦想,咬破笔头。
只能临时去上网搜搜资讯,看看有什么可以蹭的热点话题。这样磨磨蹭蹭了一个小时,依旧不知要从何下手。
2
写作效率低下的原因,无非是提前未做好取材。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临渴掘井”这处事方式,无论在何时、做何事都是大忌。毕竟,一周才一更的文章,完完全全可以从平日里看的新闻跟阅读的书里总结归纳出来,有什么反思探讨的或者是对别人有所启发的观点、想法都能够升华成为一个不错的着眼点。
所以说,平日里的准备很重要。
3
写文选材的时候,即便是在网上乱搜一通,由于大脑未经过滤思考,就算你找到相关的灵感,写出来的东西依旧只是小学生水平,浅显粗糙。
信息爆炸的时代,全世界每天有4000本书出版,超过4亿个字;纽约时报一天的文字量等于牛顿同时代的人一生的阅读量;一个专业领域,每天大概有200个公众号正在注册,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产生……同样一个话题,都会有数万人的写手撰文发表看法或宣传。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搜集到的信息,是经过了多少手的传播,其中的价值又是被兑了多少水分?
4
海量的信息,你可以从中专注一个点,去深入钻研、分析,或许可以使自己成为这一细分领域里的佼佼者甚至领军人。可惜,不少人却因为爆炸的信息导致了“知识焦虑”。于是,更愿意面面俱到——“宁看错,不放过”,于是,大脑就越趋于碎片化,“深度思考”如今已变成了一件多么奢侈的事。
5
写作是件小事,但要学会坚持。坚持让自己日常多留一份心,观察入微;坚持让自己在知识巨浪里遨游,能有个属于自我的导航,不至于迷失。
知识爆炸,人越趋于繁忙,且不说这种繁忙有无必要,我们只能在汲取知识精华的同时,尽量不让大脑太“碎片化”。
落笔谨记。
我是晟治Fulin,外企Civil Engineer,坡县搬砖工,努力保持文艺的工科技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