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去爬北京第二高峰海陀山,半年有余没有参加户外,身体素质可能有所下降,同时没有把握好节奏,起初走得太快,能量严重耗损,以至于到最难走的销魂坡时,第一次感受到爬山心突突跳不舒服的感觉。
周日开始小腿略微酸痛,周一严重不舒服,心情也变得不是很阳光了起来,整个人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疲惫、内心空虚无聊、失眠一涌而上。
结合最近正在读的傅佩荣老师著的《西方哲学与人生》,于是想到“身心究竟是怎样一种结合?它们是如何共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呢?”
[1]身是心的形
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唯物主义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作为非哲学出身的我们,也许深究世界本原问题没有太大现实意义,然而探讨身心问题,实现身心合一,却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协调生活,走得更顺畅。
蔡崇达《皮囊》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作为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身体,大千世界可以说是千奇百态,有人瘦小精干,有人大腹便便,还有人体态匀称…,当然这与遗传、生活习惯以及年龄等都有关系。然而,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身体也是心灵的一种外在显现。
经常会在路上看到一些或许不是那么年轻的女性,举手投足间都是优雅,身材匀称、衣着得体,给人一种淡淡的清新和书香气。也经常会在地铁里见到那些顶着啤酒肚的男性,无论衣着怎样,总是给人一种想要躲得远远的感觉,心里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克制饮食,不要成为像他这样。
记得工作初期,每天吃饭就像饿狼一般,毫无节制,冰激凌每天恨不得要吃上三四个。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身体素质好,从未吃过挥霍的亏;另一方面,心智不太成熟,不会过多在意这些仪容仪态。
然而,伴随着成长,书读得多了,心越来越宁静,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不断提升,会去节制饮食,爱护身体,虽是皮囊,只希望这具皮囊能够少病少痛,可以陪自己走得更远更高。
身是心的形,某些时候我们呈现在外的就是内心的那份追求,许多人说,我自制力差,其实终极原因是你心气不高,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尽管人不要太强迫自己什么,心态宁静、顺其自然就已非常不错,但没有追求也着实可怕,况且一个顶着啤酒肚的人怎么也不会令人想到这是一个宁静致远的人,但凡宁静的人也一定是有着良好自律自制的人。
[2]心是身的灵
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身是物质的,心是精神的,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也是哲学里的重要内容。我思故我在、灵魂独立于身体以及终极实体上帝的探讨…
一般,我们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受桎梏更少,没有皮囊的束缚,可以高山流水、海阔天空,所以我们相信它,许多行动也是由心而发,遇到困难、问题了,很多人也会告诉我们要随心而动。
当然,这没有对错,抛开深奥的哲学思辨,我们证明自己的存在,也是通过如此精神的自由流淌来实现的,倘若没有了精神,不能感受到自我实体,又谈何其它。
心是身的灵,是由其不可见性、不可度量、无影无踪的品质所决定的,解读为灵魂也罢、灵性也罢,没有褒贬之意,只是与物质身体相比,精神世界仿佛更加虚无缥缈、令人捉摸不定。
生活中,心是所有问题的来源,也是解决问题之道。许多人自认很聪明,自我意识强,思绪重,由此各种工作生活问题也接踵而至、应接不暇。还有一些人想学道家思想“避世”,落个清闲自得,可是功底不足,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中患得患失、丢了自己、没了生活。
事实就是如此,想得太多自我饱受折磨,不思不想又缺乏了生活的主动性、不太现实,因此把握好度、协调好身心更加重要。
[3]身心合一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二元论,西方哲学有柏拉图的上下二元,即认为上面有一个理型的世界,理型是永恒不变的;笛卡尔有内外二元,即内在有个心,外在有个世界,二者是不相通的。斯宾诺莎提出:心与物—一体两面,将二者进行融合。
回到文章开头,以我个人的爬山经历为例,我认为身心应该是相互影响和牵制的,而不应该是隔离不通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感受到,身体疲惫了,直接导致的就是心情不愉快、烦躁无聊;心情不好了,也会放纵身体,或休息偷懒、或吃喝玩乐…,尽管每个人的方式不同,但身心相互影响却众人一致。
然而,也正是由于人类主观意识的存在,身心调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等待,而是可以通过主观能动不断调整、磨合、成长,实现身心的互促互进、生活的协调统一。
例如,当心情不是很阳光时,动起来,用身体分泌的荷尔蒙带动心情的转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喜欢运动的原因,也许运动前还是阴云一片,但运动完之后所有的烦心事儿就没有了。
当身体疲惫至极,心情跟着下滑时,静静地与自己交流。问问自己为什么不高兴,那些频繁冒出的所谓烦心事儿是刚刚出现的吗?还是一直都在,只是因为太疲惫了又被激发了出来?
累了就不要太要强,多休息。烦恼的事情最爱在身体抵抗力弱时侵扰,要知道这时候问题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它的出现仅是来困扰我们,将我们带向更加消沉。所以,放下、休闲是当务之急,只要身体变好,恢复了常态,心情也就跟着阳光了起来,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当然,身心合一是一个辩证的渐进过程,只有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意识到身心互相影响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在不和谐时努力做到调整,尽快恢复,这需要强大的自制力。
然而,并不是说普通如我们不可为之,相反只要我们认识到身体和心情的关系,渴望积极调整、努力成长和改变,就可以在问题出现的那刻,试着与自己交流,找到问题的症结,寻到适合的方法,然后去做就可以了。
其实,一切问题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试一试就会有出路。成长需要过程,身心协调也需要不断摸索,慢慢的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