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不想上班。
第一个理由就是起不来。
住的地方离上班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遭遇堵车就说不清楚,有时候最长会堵到三个小时。这样的不确定性让整个人很焦虑。
焦虑的背后是“不能迟到”,不能迟到的背后是“我必须守约”,强烈的守约意识又会泛化到对人品、个人形象、社会诚信的联想。
于是定了两个时间段的闹铃,又在闹铃响起之前醒来。
第二个理由是不想起。
晚上睡的晚,总担心睡眠时间不够,睡眠质量不好。其实11点至早上七点的计划有八个小时就可以了。可是因为焦虑晚上1点多还没有睡着,早上六点不到就醒来了,现在担心的是睡眠质量。然后会自然联想到身体健康的其它,然后泛化地联想一大堆。
第三个理由是周跨越没有完成。
已经养成了自我整理的习惯。上一周的回顾没有完整的进行,不是所有的碰触都完成对话。很多思绪在牵绕。又焦虑地定不下心来整理,似乎有点想整理又不能静下心来整理,不整理又过不去。感觉有点强迫的味道。
第四个理由是很多工作没有完成。知识工作者有很多思想的起点和脉络,需要一条一条的理清楚。有些事情心理是排斥的,暂时不想去面对。
...............可是还是勉强爬了起来,去工作。
日志写了半截就去投入工作了。也许周末还是做了一些梳理,虽然不完全,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一天的工作运行的还是比较顺。心情也逐渐地变得好了起来,事情一件件的完成,一个个小的成就感让自己又活了起来。开始享受工作的节奏。
终于调整了“周一”综合征。顺利进入新的一周。
回头看看今天的手账,发现列了十二件事情。总结了一下经验。大概是
1、周日不能太晚,要通过整理收收心。把注意力从玩耍放松的状态慢慢调整到工作状态。列一列下一周已经在日程上的工作,展开思路做一些铺垫。
2、检查一下不想上班的心情以及背后的真实想法,看看如何去处理。
3、刚上班先处理紧急的事情、并一件一件的完成。自己需要做的、安排他人做的、需要传递信息的、需要回应的都一一落实。
4、重要的沟通也需要安排时间去进行,有时候这个沟通是对方盼望已久的,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的会谈在忙也需要有耐心去完成,也许自己也等待着这样的碰撞。
5、新出现的工作内容迅速安排出来,时间重叠的要抓紧时间做轻重缓急的选择,并及时回应需要调整的另一方,给予对方调整的时间。
6、还是要抽出一点时间看看书,哪怕一段都好。培养良好的习惯很重要。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会发现很多收获。
7、各种催在周一最多,善于变他人的提醒化作自己的闹铃。每一个节点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因为你们,我的拖延没有办法得逞。
8、向今天遇到的所有的人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融入到你的脉络里,要随时找机会运用出去。
细数一下,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
感谢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