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成为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类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将更多的集中在思考、学习以及系统建构等方面。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育正是我们获得上述基本技能的关键途径。
1、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从古代的“边塞烽火”,到今天的“互联星空”,信息与信息技术,历来受到人们格外的重视。而今天——被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更是亘古未见!人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那就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不仅对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还对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人们一直在收集、传递和利用信息,但对于“信息”一词的确切内涵,却一直缺少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准确的界定。这是因为信息无处不在,它渗透到了大千世界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之中,因而“信息”是千姿百态的,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会看到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信息”;又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知识素养,以及不同的理想和追求、不同的个性特征等,“信息”的又显得“因人而异”,在一百个人的心中往往会有一百种对“信息”不同的理解。
现代汉语词典把信息定义为“音信、消息”。包括由语言、文字、符号、数字、指令、代码、声音、图像、动画等等各种各样载体所表示出来的事物的特征、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都是信息。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事实上,信息是所有一切事物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它的传递与贮存以物质为载体,以能量的消耗为基础,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自然世界以及人的思维之中,并以消息的形式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
正是基于对“信息”的这一认识,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既是一个操作体系,也是一个认知体系,由信息技术所构成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形成信息素养,以便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工具课。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的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2)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
(3)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已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
(4)学习的主动性:信息化教育为主导的社会,决定了学习也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方式。
二、什么是信息素养
既然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在美国,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美国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集合成为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即信息素养。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中是这样描述的:“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自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在美国的教育界被普遍认可以来,其内涵就不断地扩展和演变。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界定信息素养时指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美国提出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是”:
a、信息素养
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
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b、独立学习
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c、社会责任
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能履行与信息和IT相关的符合伦理与道德的行为规范;
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我们中国专家提出的信息素养的要求:
A、信息意识
具有使用计算机与其它IT来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B、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知道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C、信息科学技术常识
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能够阅读有关的通俗文章和参与有关的讨论。
D、信息能力
能够利用IT获取、评价和分析所需的信息,并且能够开发和传播信息。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1、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开展计算机教育算起,我国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1982年,教育部要求在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的附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试验,从此拉开了我国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帷幕。这其中,先是制订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使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做到了“有章可循”。1985年,当时国家教委选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开始从单一的BASIC语言教学逐步转向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上来。在1982到1985年这段时间里,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从重点试验转入到全面展开的新阶段。198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中学计算机选修课大纲(试行)》。从这之后,我国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4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成立,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术研讨活动从此就有了组织保证。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的通知》的文件,明确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纲要(试行)》,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了千余名专家,用了近2年的时间,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其中包括《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学科颁布了两个教学大纲,两个指导纲要和一个指导意见。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频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其发展过程的平原期而相对稳定。
2、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高中阶段的课程分为8大领域,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历史、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各个领域包括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2个科目,全部课程采用学分计量学习历程与成绩,高中学生必须修得14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其中116分为必修学分,其余为选修学分,每个学分对应18学时的课程。信息技术科目在116个必修学分中占4个学分,学生在信息技术科目必须取得4个学分才能获取高中毕业资格。对信息技术有兴趣或者有理、工科发展取向的同学,还可以利用116学分之外的选修学分继续修读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标志着信息技术既归类于技术领域,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信息技术成为普通高中阶段一个独立的科目,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着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主要内容有:
(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2)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3、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本质要求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业已形成,并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在普通高中设立信息技术科目,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未来公民奠定基础,是我国在全球性信息化建设竞争进程中,抓住机遇,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抢占制高点的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如下。
(一)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三)人文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和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信息素养在我国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许多专家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信息素养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总的归纳起来,个体的信息素养可以划分为信息情感素养、信息认知素养和信息技能素养三个层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力求有新意。原课程纲要中只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专门列出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同时还在各模块内容标准中进行了具体表述。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然而,“过程与方法”本身,并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最多只能是学习的途径、内容或要求。此外,从教学目标论的视角看,这只是将能力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成“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育。如下表所示:
经典CAI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设计核心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特别重视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的设计。
教学资源
主要关心课件开发
重视各类学习资源的利用,特别是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的利用。
教学内容
单学科知识点
交叉学科专题
教学模式
讲授/辅导
探究/研究型学习
模拟演示
合作型学习
操练练习
资源型学习
教学周期
课时
单元教学活动时间(星期,月,学期)
教学评价
面向反应性行为结果
面向学习过程和绩效
教学管理
依据反映史记录
依据电子作品和学习档案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从原来的"DOS+WPS"到现在几乎完全被视窗化的"WINDOWS+WORD"取代,知识更新快。不断出现的各种应用软件几乎覆盖到了各个技术领域。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各种类型的卫星网、广域网及校园网层出不穷。作为任何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不可能把信息技术的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更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钻研透后再去教给学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不断的充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同样,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导,那是死读书,只能坐以待毙,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用网络化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提出,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要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数字化学习能够关注全体学生,能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新课程标准努力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例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学科知识不再进行低水平重复,而是从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又如,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发展趋向与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异,实行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结合的弹性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设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非零起点”与“非同一终点”的教学要求。
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通过与原课程纲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拓展与深化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等五个模块。新增部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压缩与淘汰部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
课程地位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
(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在当今世界上,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工具,信息能力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它同发散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学生敢动手,勤动手,多动脑,培养基本的信息意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既是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件作品、解决一个问题、进行一项学习、开展一项研究时,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动手尝试,这样就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极好的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新课程标准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大量实践表明,“任务驱动”、“问题解决”都是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但其有效性是有条件的,不能滥用。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要注意“任务”、“问题”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不要简单重复,以免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和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乃至浪费。
(五)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网络时代先进的实时交流技术,又为各个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网络化教学使交互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它为学习者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协作学习的环境。网络化教学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问,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发生这种交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建构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信息学习环境和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操作性、创造性、综合性、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文化性。“提升信息素养”、“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便是这种思想的凸显。
总之,当前的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生活在信息海洋里的我们,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取决于我们的教育。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教育上我们就更应该具有超前意识,实现教育上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