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之前,听过佛教的学说,里面讲到人需要觉察,那个时候还不太懂什么是觉察,该觉察什么?今天就来说说觉察。
觉察这个词在很多学说里面都有,比如冥想的时候就是自我觉察的最好时机,但大部分人都不太知道如何做自我觉察,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感觉和观察,感觉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的五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要静下心来,用我们的五感去感知这个世界,我们平时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难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比如说你有多久没有在一片森林里,闭上眼睛,然后深深的呼吸,感受树林中那股清香,去倾听那各种鸟语,风吹过的沙沙声,是不是一种久违的感受,当你闭眼去想象那种场景的时刻,你的心就能够感受到一份平静,那假如你真的去到森林里,那感受就会更深刻,更具体,觉察就是能够经常去体会那内心中的真实,比如如何让心平静,让自己放松,让自己不再烦恼,忧愁,疑虑,担心,恐惧,很多时候我们的这种感受并不是真实发生的,是我们的心产生了波动,然后就有了各种担心恐惧,这样的波动主要有2中,一个就是对过去的悔恨,一个是对未来的恐惧,大部分都是活在这2种时刻,反而没有活在此时此刻。
当下特别流行一个词,叫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指的就是不要活在过去,不要活在未来,不要让已经失去的和还没有得到的来影响我们,无论是心情,感受,还是其他,都不要去想,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有了觉察后,有了自我觉察后,我们可以更少的活在过去活着未来中,而是专注于当下,专注于现在。如何做到呢,教给大家几个方法,觉察的时候,尤其是自我觉察的时候,想要更好的活在当下,我们需要经常去觉察看看我们有没有产生这么几样东西,第一个就是不必要的紧张,感受下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有没有紧张,第二个就是不必要的情绪,感受自己的情绪是合理的,正常的吗,还是过于夸张,过度,紧接着去找找根源,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情绪变化,通过这种觉察的训练,我们的情绪就能够经常的保持合理,第三个就是不必要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不知道如何选,不知道如何办,就要觉察是不是思考的太多,太深,思考的时候有没有抓住重点,核心,有没有抓住本质,还是浮在表面,流于形式,比如当我们去看待一个事物的时候,是可观的去看呢,还是会主观去判断。第四个就是不必要的模式,什么叫模式,简单可以理解为习惯,比如生活中我们觉得有很多困扰我们成长,发展,阻碍我们变得更好的事情经常发生,一个事情发生过3次以上的时候,就值得我们去觉察,是如何发生的,可以如何改善。
这四个方面你就是觉察的内容,或者说觉察的方法,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经常去觉察,就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处于平静,佛教说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把觉察当做内观的日常习惯,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很大。也许有机会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