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毛姆的两部作品《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个人觉得《月亮和六便士》表达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刀锋》相对来说要柔和一些,主人公拉里到最后并没有选择归隐,而是回到人群中,颇有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月亮和六便士》从名字就可以知道,月亮象征着精神与理想,六便士象征着物质与世俗。故事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蓝本,写一个叫做思特里克兰德的证券经纪人在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至少外人看来是这样)的时候,忽然离家出走,去巴黎学习画画,在学习画画期间他不在乎一切外在的事情,例如吃穿只要果腹蔽体就很满足,别人对他的不屑抑或支持他一概毫不在乎,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仿佛有一种力量在挟持着他,让他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画画上。到后来他去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在那里娶了一个土著女人,生活了三年,最后因为麻风病死于岛上。作者写他于病中倾尽心血创作了一幅画,却要求妻子在他死后烧掉,至此,故事升华至高潮。很多人觉得画烧掉了很可惜,作者借思特里克兰德说:我只是要把画画出来,画出来之后我的使命就完成了,画已经没有意义了。
有人说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而如果去了解毛姆的生平,你会发现作者自身就是比较内向,他尽管没有归隐,但是心里一直有一片世外桃源,只是诉诸笔端。这是作家的伟大之处。
而另一部小说《刀锋》表达的则是先出世再入世的态度,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是《月亮与六便士》的姐妹篇,都是在说理想与现实的取舍。
《刀锋》主要讲一个美国青年拉里·达雷尔在参加一战时在一次飞行任务中,目睹一个好友因拯救自己而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两年后,和未婚妻解约,又从巴黎遍游世界各地,最后到了印度,找到了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于是了悟人生,把自己的一点薄产分散给亲友,自己返回美国,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车司机,打算隐身人海,以终天年。
在描述拉里的生平的同时,作者还刻画了许多美国男女,有拉里的未婚妻,贪图物质享受的伊莎贝儿;有以买卖古董起家,一心想钻进上流交际社会的艾略特·谈波登;有头脑简单但心地忠厚的格雷·马图林,有童年害羞腼腆,后来因失去至爱放浪形骸的索菲·麦当娜。作者在刻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的同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与人生,这里有信仰与追求,爱情与友情,也有妥协与贪婪,嫉妒与伤害,而它们共存在生活的海洋里确实波澜不惊。
作者在两部书里传达了同样的思想,人应当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方向指明了,方法论却不容易找到,因为对普通人来说,要想明白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人既不了解社会,也不了解他人,更不了解自己。只是在按照别人灌输给自己的观念在生活,而从来没有倾听内心的声音。
在社会上生存,的确不能空凭一腔理想。人总要先解决最基本的的衣食住行的需求,才有心情去仰望空中的月亮。一味地理想主义肯定要碰壁,就像拉里不顾作者的劝说散尽财产,随后虽想出资索菲的丧葬费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有一句话说:金钱可以让人活得更有尊严。有了钱你可以去享受一切物质上的便利,而不用为钱所困,鼠目寸光。但是如果心里没有坚定不移的追求的话,就很容易迷失自我。
书中拉里对作者说:金钱对你来说是自由,对我来说确实束缚。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因为对大部分缺钱的人来说,会认为越多的金钱意味着越大的自由,但是为什么拉里会说是束缚呢,因为当你不需要钱时,或者说当你的钱足够满足你的需求时,你就很容易被钱,以及其带来的欲望的满足感而绑架,这个时候你是金钱的奴隶,并不见得快乐。
拥有多少便士人才能满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现物质的满足相对来说要比实现精神的满足要容易些。寻找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活着的真理所在。
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愿你我都能像拉里一样,不放弃,以坦然的态度永远走在追求自我的路上。
六便士很重要,月亮也很重要,愿你的人生中有六便士,也有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