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看着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年味祝福。让我不禁将记忆倒转到三十年前。
小时候,年是爸爸单位发的菜和肉,整个冬天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基本就是白菜、豆腐、土豆,还有就是输液瓶子秋天存的西红柿(锅里蒸熟再装进去),还有豆角干,酸萝卜条(我现在也喜欢吃,酸中有一点点辣)。所以,每每春节前爸爸单位发一箱菜,有茄子,豆角,西红柿,黄瓜,带鱼,熟食。我看了就开心,特别喜欢豆角、茄子、土豆和猪肉炖一起,菜汤拌着白米饭,时不时咬一口肥肉相间的五花肉,咬上一口一咬就出汁的茄子,豆角。那叫个好吃!我可以吃上一大碗的饭。
过年是妈妈给我买的新衣裳,我喜欢穿新衣服,过年妈妈都会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新衣服,鞋子。我似乎穿红色,小时候粉色,玫红时候多。头上扎俩小辫子,系着两根大粉布条。
还有就是格外喜欢拜年,为的就是那几块压岁钱,多的时候收五块,少的时候两块。捧着那点钱数来数去,装在兜里舍不得花。记得去小卖店看来看去也就是1毛钱买个气球玩,两毛钱买口零嘴,大点的钱钱不舍得破开......想想那时候,真心的守财奴。一点都没欢儿洒脱.......欢儿三岁不到就有敛财本身,分的清楚大钱小钱,一块两块的欢儿都看不上........真是时代的差距!
过年还有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渐的一挂小鞭儿。我喜欢挂在院子里晾衣服的绳子上,一点火看着它噼里啪啦,等放完了再低头找,寻找没着的,点着火扔出去听响。感觉特别满足……最好的还是夜晚,一些手持的小花泡,威力小、安全又漂亮。一个个算计着玩儿.....物资缺乏的年代更懂得珍惜。
还有就是年前顶着大风跟着姥爷、表妹去赶集,去采买。姥爷家那边的风特别大,自行车骑的极为费劲儿,我跟表妹轮流骑,一个人坐在后面。姥爷车上带着采办的年货,其中还有红纸,我们回家自己写对联。姥爷虽然只念过几个冬天的书,但字写的极好。姥爷头留着一点点小胡子,写对联的时候格外认真,许是年纪大了,他头总不自然的摇着!我喜欢静静看着,表妹时不时的也写上几个字,可那字真心没法看!还记得我们桌上会摆着一盘冻柿子,切成四角,带着冰扎,好吃极了……
还记得奶奶特别特别会做带鱼,鱼刺都可以吃,味道也是极好的。小炉子一炖就炖上一天,晚上我像猫咪一样闻着味过去,一口口吃着没完。
也记得那时候过年一大家子在一起,姑姑一家初二都回来,家里初二是最热闹的。一大家人围坐在热呼呼的土炕上的一个大方桌旁,那个桌子似乎是橘色的有一点掉漆,但特别厚实。桌上摆满菜品,感觉只有过年才会这样子,吃的特别满足。不记得都是啥了,但知道当初那个年代那个年纪喜欢初二,喜欢吃一大桌子菜,喜欢和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小时候的年是……期盼……
长大了,年就变味了,没啥诉求,也没啥渴望,没有那份期盼与寄托。虽然食物越发丰盛,也可以外面吃不用自己忙碌,甚至可以叫来半成品的年夜饭套装,天南海北的主要人民币给到位啥都吃的到,可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想想有一种失落的感觉……不太喜欢过年,感觉没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