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校职位最低、责任最大、报酬最少、事务最多的岗位,班主任往往是学校安排工作时最为头痛的。这年头主动申请做班主任的老师少之又少,我就是其中一个。而更加幸运的是,遇见了同样主动申请做班主任的好搭档兼好师姐,可谓强强联手,但愿所向披靡。
做了两年级长,总是空有一肚子班级建设的想法却苦于无处直接施展,于是花了很多精力去做年级文化建设。宣传栏、光荣榜、励志窗、展示区……前年年在初三,主抓中考励志与宣传;去年在初一,主抓学习与行为习惯。尽管这些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但是每每做好一张海报、写好一段文案后,那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过去的一个学年,感谢年级一帮可爱又无私的家委,真真让我体验了一把家校深入合作的愉悦感。但是这种合作由于没有贴近班级的常规活动,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班级美食汇、学习分享会、集体生日会、退队联欢会……活动确实举办了很多,但因为不是亲自操刀,总是觉得缺少一份参与感。
新的学年,来到了新的学校,遇到了一群新的家长和学生。暑假就提前申请做初一班主任,果然如愿以偿。再次任教初一,备课任务基本在上一学年完成,每天花在备课上的时间便可以节省许多。多了精细批改作业并细致反馈的时间,多了抓学生学习与行为习惯的时间,多了思考如何把我的家校合作思路去细化、去开展的时间。
开学第一天,班级家委会班子初步形成,团购作业本、采购学习资料等琐碎的事情全由家委会在一周内全部搞定。第二周,在家委会的组织下,每天早上7点到7点30分这一段没有老师监管的“真空”时间由全体家长轮流进课堂值班;昨晚,与我们热心又能干的家委会班子第一次正式会面。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共同的孩子,尽管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丝毫没有陌生感,我们相谈甚欢,热烈讨论,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
家校合作的前提是家校共育理念的一致性。这一点在新生报到第一天我就在班里及家长群里反复强调,“一路同行,成为更好的自己”便是我们身为教师与家长对孩子最好的陪伴与爱。
其次,家委会成员需细化分工,各司其职,方能长久发展。感谢全国知名班主任田冰冰老师的分享,让我在筹备这次家委会成立会议前正好看到了相关的推文,于是依葫芦画瓢,把我们班的家委会也分为会长、课程、组织、 后勤、宣传、财务,每一种岗位都有细化的工作职责,如会长负责部署落实家委会的各项工作、做好家校的统筹联系安排;后勤负责班级活动的日常保障,如垃圾袋、饮用水的采购等;宣传负责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第三,商议班级发展规划。说是商议,其实主要是我来谈规划,然后由家委成员来补充。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水平在对班级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可见一斑。做年级长的两年,非常遗憾没有能组织一场特别有效的家庭教育讲座。于是我提出了第一条规划:开办家长学校,既包括家庭教育心得的分享,可以利用班级群及家长会等平台进行;也包括家长进课堂给孩子们上课,比如从事医疗行业的妈妈可以在秋冬季节到班里给孩子们讲讲如何预防秋冬多发病,从事建筑行业的爸爸可以给孩子们讲讲精确的数字在一张建筑图纸里的关键作用。调动丰富的家长资源,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条规划是加强家庭与家庭、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在家委会的组织下,班级可以开展诸如团建、亲子运动、集体生日会等活动,增强家长与孩子、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感情;居住在相邻社区的孩子可以利用周末相约一起学习、娱乐,构建和谐的同窗关系;举办课桌、卧室整理大比拼活动,通过家校写协作,提升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第三条规划是班级文化建设。目前的班级可谓班徒四壁,除了拥挤到难以整场同行的课桌,其他啥也没有。饮水区、图书角、劳动工具摆放区、班级宣传栏、班级展示栏、月度之星评比栏……这些班级文化需逐步形成,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第四条规划是完善班级评价机制,从个人、班委、小组等三个层级分别去评价。个人的奖项既包括成绩,也包括德育,既包括优秀,也包括进步,给每一个孩子登上领奖台的机会;班委的奖项则囊括班委会、科代表及小组长,在学期末给这批兢兢业业的班级服务者一份鼓励;小组的评价则是督促孩子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我的规划汇报完毕,家委们也纷纷各抒己见、加以补充。如刻一枚班级公章、在集体生日会时亲自制作美食以减少开支等。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并肩奋战的感觉,真好。家委会的美妈们效率十分之高,书柜、贺卡均已下单,饮用水明天上午配送到班。而我这个班主任亲自出马,搞定了广告公司。合作了多年的中国好老板,意思意思收取一些费用。这年头做班主任真心不容易,关键时刻还得谈生意。
我的家班合作之路,刚刚踏上征程。愿以后会有源源不断的系列推文,与君共勉。